2017-08-26 18:29:23
朱春全:我們建立了一種模型,人類社會是和自然、經濟這三個系統,現在社會系統有國民幸福指數,過去有人類發展指數,盡管有人認為這不是很科學,但是它畢竟能夠反映社會發展的一些進步。另外是剛才林先生介紹的社會進步指數、GPI等等指數可以反映社會發展。對于衡量經濟,有宏觀經濟、GDP、綠色GDP等可以測度經濟發展的情況。但是考慮環境或者生態系統缺這樣個指數,建議用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來衡量生態的狀態。用GDP或者綠色GDP衡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用國民幸福指數衡量社會和人的生活質量,這樣能夠對可持續發展三個支柱進行量化的測度。
一個非常簡單的理解,GEP是生態系統生產總值,也就是說把生態系統等同為經濟單元,對生態系統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為人類福利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就叫GEP。它在國際上有很多的研究,生態系統有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在這里的供給服務大部分是產品,我們的食物、飲用的水、穿的衣服都是生態系統提供的。調節服務和氣候變化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包括固碳、放氧,生態系統管理不好,本身又會向大氣釋放二氧化碳,這個和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都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