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評論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評論 > 正文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甄嬛傳》陷抄襲風波 原創去哪了?

人民網——文化頻道 2017-08-16 12:11:15

隨著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映,原著涉嫌抄襲的爭議再度在網上掀起波瀾。而近年來,隨著網絡文學作品改編影視“IP”受到觀眾的追捧,從幾年前的《甄嬛傳》《宮鎖連城》到今年熱播的《楚喬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劇,這些小說原著紛紛陷入抄襲疑云……

【編者按】隨著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映,原著涉嫌抄襲的爭議再度在網上掀起波瀾。8月9日,原著作者唐七在微博公開了一份聲明及鑒定書,否認抄襲。

網絡文學作品改編影視“IP”受到觀眾的追捧,從幾年前的《甄嬛傳》《宮鎖連城》到今年熱播的《楚喬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劇,這些小說原著紛紛陷入抄襲疑云……

抄襲屢見不鮮 多部熱播改編劇陷入抄襲風波

隨著近年來“IP”概念日盛,一個文學作品能復合衍生出影視劇、游戲等種種商品,牽扯的利益越大,引發抄襲、侵權糾紛的可能性就越高。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原著涉嫌抄襲

唐七,曾用筆名唐七公子,是著名85后女作家,曾經登上過“2014年作家富豪榜”。

近期熱映的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編自唐七公子同名小說,早在2008年小說開始連載時就爭議不斷,被指抄襲“大風刮過”的《桃花債》,僅抄襲一事的微博話題閱讀量就超過3000萬。

2015年,“三生三世”簽約影視版權后,唐七公子稱“是在致敬《桃花債》”,“大風刮過”卻對這種致敬不買賬,反諷道:“一般抄襲的人,是默默抄完,很怕被發現,事發不承認。T小姐(指唐七公子)則剛剛相反,她是抄一點,然后大張旗鼓發聲明,自己說致敬。”不少網友表示心疼“大風刮過”,“一直被抄襲,從未被超越!”

近日,唐七公子專門去起訴了自己,并由委托機構出具了《著作權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結果為:文學作品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桃花債》,其故事梗概、人物設置、人物關系、情節發展不同,不構成著作權意義上的抄襲。然而,在唐七公子的聲明獲得一些網友支持的同時,另外很多人對此并不買賬。有網友評論稱:“原來相似的情節在不同一章節不算抄襲,長見識了。”目前,此事仍處在爭議之中。

于正抄襲瓊瑤案

2014年,臺灣作家瓊瑤公開舉報大陸編劇于正作品《宮鎖連城》抄襲其《梅花烙》并要求停播該劇。然而在被舉報后,《宮鎖連城》不但沒有停播,收視率依然高走。

當時,于正第一時間給出回應,他稱“這只是一次巧合和誤傷”,并將“抄襲”傳聞歸咎于部分網友和媒體。

事件發生后,著名編劇汪海林力挺瓊瑤并稱“影視界侵權事件一直都有,這次瓊瑤提出的問題,是真正地把‘抄襲’擺上了臺面。”隨后, 139名編劇聯名聲援瓊瑤。

歷時19個月,“瓊瑤起訴于正侵權案”迎來瓊瑤勝訴的結果,法院最終認為,《宮鎖連城》劇本侵害了瓊瑤《梅花烙》劇本和小說享有的改編權和攝制權。判決于正承擔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賠償瓊瑤經濟損失500萬元人民幣。該案件影響重大,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不少業內人同時指出,此判決的意義不僅在于還瓊瑤一個公正,也給文娛界警示和思考。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該案判決中對文學作品“實質性相似”的判斷方法和判斷標準進行了充分闡釋,對文學作品中的情節選擇、結構安排、情節推進設計等如何進行“思想”和“表達”的區分具有指導意義。

《錦繡未央》被指“抄襲了二百多本書”

 

談到抄襲,不得不說的還有電視劇《錦繡未央》,原作為秦簡的《庶女有毒》。“熱播劇《錦繡未央》涉嫌抄襲200本小說,我起初也不相信能抄襲這么多,但是這個作者或許已經做到了。”編劇汪海林對業界存在的劇本抄襲現象表示強烈的不滿。

百名熱心網友花了2年時間對比,認定《錦繡未央》一共抄了209本書,全書270萬字294章,僅9章未抄。瓊瑤的《梅花烙》、江南的《縹緲錄》,甚至豆瓣天涯的帖子,很多內容幾乎一字不改。

《錦繡未央》到底是怎么抄的呢?有網友特地制作了大量專門鑒定抄襲的調色盤(也有人稱“調色板”,就是把兩本書對照起來,相同或類似的內容,涂成一樣的顏色)并逐一發表。

2017年1月4日,11位作家訴《錦繡未央》案在朝陽法院立案。隨后,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溫瑞安先生(代表作有《四大名鋪》系列)也表示參與維權。

《錦繡未央》涉及抄襲溫瑞安先生的作品有《溫柔一刀》《寂寞高手》《逆水寒》《劍氣長江》《神州奇俠》等。侵權作品《錦繡未央》大量照搬其中的文字情節及長片段,交錯合并至侵權作品中。

熱播劇《楚喬傳》兩年前就陷入“抄襲門”

 

暑期檔熱播劇《楚喬傳》不久前剛收官。公開資料顯示,電視劇《楚喬傳》原著《11處特工皇妃》為閱文集團旗下作家瀟湘冬兒的原創網絡文學作品,講述了西魏年間奴籍少女楚喬與開明貴族宇文玥在戰亂年代的愛情故事。

在該劇播出前夕,奇幻作家蕭如瑟發文指出瀟湘冬兒的《11處特工皇妃》涉嫌抄襲其作品。

早在2015年,原著作者瀟湘冬兒曾公開發微博道歉,承認作品抄襲多部小說并承諾刪除抄襲段落,同時保證電視劇《特工皇妃楚喬傳》的劇本是原創。但兩年后新版小說卻依然被書迷指出存在大量抄襲段落。

作家蕭如瑟自電視劇開播以來就開始維權并表示已經寄出律師函。

舊事重提 《甄嬛傳》陷入風波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陷入抄襲風波后,著名網絡文學作家匪我思存在微博上發聲痛批抄襲。事件一出,引起網友一片嘩然。

女主入宮,皇帝因她與已故寵妃容貌相仿而對她寵愛有加,女主一步步上位,愛上皇帝的弟弟并產下子嗣,最終殺死皇帝成為太后。這段為觀眾所熟知的《甄嬛傳》故事線,其實源自于早年連載的匪我思存的作品《冷月如霜》。

早在2006年10月,《甄嬛傳》在尚未賣出版權之前,連載網站晉江原創網就曾出現關于疑似《甄嬛傳》抄襲的投訴。在當時晉江方面的審查中發現,《甄嬛傳》中有30余處情節、語句,與《冷月如霜》《寂寞空庭春欲晚》《斛珠夫人》等10余部古風小說的文章段落相同或相似。因此,晉江方面就做出了“流瀲紫公然違規,向被抄襲者道歉”的決定。

當時的流瀲紫態度堅決,聲稱:“這篇文將近40萬字,絕大部分是我的原創,設計情景描寫雷同的,我也會做出相應修改。針對整篇文章而言,我不認為我抄襲。”拒不道歉并離開了晉江原創網之后,流瀲紫開始在個人博客繼續連載《甄嬛傳》直至小說出版。

網絡文學抄襲泛濫 原創去哪了?

“網絡文藝充滿活力,發展潛力巨大。”2015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公布,其中鮮明地提出要大力發展網絡文藝。這讓許多網絡文學創作者、愛好者和研究者備受鼓舞。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不久前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 月,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53 億,其中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3.27 億。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十年,網絡文學還將處于黃金發展期。

然而,網絡文學日益繁榮的背后仍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有專家指出當今網絡文學面臨的三大問題:一是整體質量偏低,泥沙俱下;二是過分類型化;三是接受者與創作者關系的錯位,拼湊抄襲現象嚴重。

早前有媒體曾爆料,網絡作家生存不易,僅有少數作家月薪超萬元。為了在千萬人中脫穎而出,網絡作家只能靠不斷地寫,不斷的“借鑒”。一旦小說走紅,作家面臨的就是網友的“催更”。著名網絡文學作家唐家三少也曾向人民網記者表示,連載確實面臨很大的壓力,出道13年的他仍需要每天更新連載作品。即便作家每日更新三到五千字,不少網友還是不滿足。消費驅使生產,“東拼西湊”的小說應運而生。

在《錦繡未央》抄襲事件發生后,人民日報發表時評《人人搞“搬運”,誰來做原創》,文中提到:近年來網絡小說越來越火,關鍵原因就在于情節“虐心”,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而對于作者來說,所有好看的“哏”幾乎都用遍了,要想設計出觀眾喜歡的新穎情節,需要更勤奮的思考、更巧妙的構思。但許多網絡小說就像流水線產品,追求的是寫作速度快、創作成本低。只要符合觀眾口味,東拼西湊不擇手段,抄襲成了快速致富的門道。由此生產的作品,內容高度程式化,噱頭有余卻新意不足,缺乏創造力。

如今雖然“IP”大行其道,富有生命力的原創作品數量還是不多。但無論是哪個時代,原創都理應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和認同,而不是隨意篡改他人小說轉化為自己所用,進而獲取利益。目前其實已有法律法規保障原創作者的合法權益,但抄襲亂象仍層出不窮,原創作者的維權之路依然道阻且長。作為讀者,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原創作者“慢下來”,帶給大家更多的原創好作品。

責編 溫夢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抄襲風波 網絡文學IP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正在播放约酒店少妇高潮 | 中文字幕天堂网手机版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 日本免费亚洲视频 | 婷婷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