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8 00:21:1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 姚祥云
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加入到“走出去”行列。有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29個國家和地區的217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
根據2015年國家《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等文件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推動保險業全方位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建設,今年4月,保監會發布了《中國保監會關于保險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保險業要充分認識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意義,構建“一帶一路”保險支持體系,加快保險業國際化步伐,推動保險業“一帶一路”互聯互通。
保險作為一種分攤風險的金融工具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無疑將發揮獨特作用,有風險的地方就有保險的存在價值和發揮空間。那么,在這幾年的時間里,保險企業究竟都做了什么呢?
7月27日上午,保監會開啟保險業服務“一帶一路”專題新聞發布會系列匯報活動。
中國太平方面表示,作為唯一一家總部設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保險集團,中國太平“立足港澳,以亞太為主體、以歐美為兩翼”,經營區域涉及中國內地、港澳、北美、歐洲、大洋洲、東亞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本身的國際化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十分契合。同時,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太平已經通過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全方位服務一帶一路,并且成績顯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