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09 16:38:56
時值直播浪潮風生水起,*ST智慧在2016年啟動“視吧”直播平臺,試圖發現新的盈利點。而2016年年報卻顯示,*ST智慧耗資近16億培育的“視吧”卻嚴重虧損。然而,今年6月公司表示,仍然長線看好視頻直播對金融信息服務帶來的革命性升級,將結合公司未來幾年的整體運營規劃,審慎制定相應的投入和運營計劃。
每經編輯|丁舟洋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在上市公司布局直播的案例中,*ST智慧(601519.SH)像是一個悲情的存在。
中國股市的老股民,對炒股軟件“大智慧”恐怕都不會陌生。2015年一季度,“大智慧”甚至成為“十大牛股之一”。而隨著此后的信息披露信披違規被罰、重組湘財證券失敗,大智慧陷入泥潭。
時值直播浪潮風生水起,*ST智慧在2016年啟動“視吧”直播平臺,試圖發現新的盈利點。而2016年年報卻顯示,*ST智慧耗資近16億培育的“視吧”卻嚴重虧損,甚至也連累上市公司“披星戴帽”,面臨退市風險。
今年6月,*ST智慧在回復交易所問詢的回函中表示,公司仍然長線看好視頻直播對金融信息服務帶來的革命性升級,將結合公司未來幾年的整體運營規劃,審慎制定相應的投入和運營計劃。
近14億給主播發“工資”,結果自己巨虧17億
*ST智慧2016年年報顯示,2016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7.60億元,比上年同期減293.34%。同時,2017年一季報也顯示,*ST智慧凈虧損7655.86萬元,相比上年同期虧損1.68億元。
▲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截圖)
而導致*ST智慧如此血虧的關鍵原因之一竟然是直播。2016年,*ST智慧開發“視吧”直播平臺,按公司彼時的規劃,是“以全民直播為目標,著重于開發及探索財經直播平臺發展方向,以‘財經直播’為特色,力爭將直播生態與投資理財相結合。”
*ST智慧大手筆請來了眾多牛人助陣“視吧”直播,比如華爾街風云人物吉姆·羅杰斯、券商人士李大霄、胡潤百富榜創始人胡潤等諸多財經大咖參與直播;此外,徐崢、王子文等娛樂明星也曾成為“視吧”的座上賓。
“視吧”業務從無到有,在獵豹全球智庫2016年中國直播類APP年度排行榜上一度躍居第十三。
但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據*ST智慧2016年年報顯示,其主播勞務報酬總計13.96 億;廣告宣傳投入總計 2.1 億元、因視吧 APP 充值慧幣而產生的充值渠道手續費 1100 萬元等。
然而,面對眾多成本投入,“視吧”的收入渠道卻顯單一,其主要的收入來源僅為用戶的充值。2016年“視吧”收入僅有5.53 億元,遠遠小于各項投入成本,導致該業務嚴重虧損。
▲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截圖)
垂直領域的直播為何也難做?
對于未來的規劃,*ST大智慧表示仍長線看好直播業務。但從公司對直播業務的戰術調整上,可以看出將在“全民直播”領域慎重砸錢。
“在C端平臺的運營上,公司會縮小在全民直播領域的補貼力度,探索全民直播場景到金融場景的轉化途徑;拓展與 B 端金融機構的直播合作,探索新的服務增值模式。”
看上去很美的財經直播為什么不好做?
“我接觸過很多直播項目,通病都是賺不到錢。”互聯網投資人曹海濤對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說到,直播的變現模式本來就還比較單一,又正值整個行業燒錢搶市場的時期,無論是全民直播還是像財經直播這樣的垂直領域直播,能不能熬出頭其實背后的關鍵都在于背后投資者的強弱。
在曹海濤看來,要想把直播平臺做起來,其實考驗的是投資方。“投資方第一是要有錢,為直播平臺提供充足的資金彈藥,第二是要具備足夠的導流能力,第三是能讓直播平臺與投資方的整體戰略和業務形成協同。”
比較有代表性的比如騰訊投資斗魚TV,既給了斗魚TV燒錢搶市場的底氣,又能帶來線上流量,斗魚TV的強項“游戲直播”恰恰與騰訊的王牌游戲“王者榮耀”強強聯合。這就是投資人們眼中給力的“金主”,而*ST智慧在資金、流量、資源上顯然都沒那么有實力。
7月8日(周六)晚七點,每經影視記者打開“視吧”直播,最高人氣的直播節目觀看人數還不足5000人。彼時斗魚正在直播王者榮耀春季聯賽決賽,觀看人數超過290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