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06 00:26:40
每經編輯|肖達明 岳琦
每經實習記者 肖達明 記者 岳琦 每經編輯 趙橋
作為一家致力于進軍環保行業的上市公司,四通新材(300428,SZ)首次重組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最終還是擱淺了,不得不聯合大股東旗下兄弟公司“曲線”獲取標的控制權。
7月5日,四通新材公告稱,放棄原重組標的天河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河環境)股份的優先認購權,而由其大股東旗下另一公司進行收購。加上四通新材原先收購的股份,兩者合并達到控股標的。
值得注意的是,天河環境還曾受到華西能源(002630,SZ)青睞,但其兩年來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卻已大幅縮水。而今年以來,作為原料的鈦白粉價格暴漲讓天河環境很“受傷”。
一位接近上市公司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業績的不確定性,我們不希望天河環境影響到公司業績,但我們還不想放棄(環保)。”
改變策略“曲線”控股標的
四通新材公告,宣布天河環境的股東李慶豐、劉靜為解決個人債權債務關系,擬出售其持有的天河環境合計26%的股權。四通新材作為持股25%的股東,放棄其優先認購權。
而接盤方天津東安兄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東安),是四通新材實控人臧氏家族的旗下公司。受讓達成后,由于四通新材擁有天河環境25%的股權,兩者合并股權達51%,如果達成一致行動人關系,則擁有了天河環境的控制權。
上述接近上市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四通新材其實并未完全放棄天河環境。只是策略從上市公司控股,變為由實控人與上市公司聯合持股。
四通新材為何對天河環境“割舍不下”?四通新材從上市之初就強調“環保”概念,今年公司又明確提出了要進軍環保行業。據公司官網信息,其是國內大型催化劑廠商,專業從事SCR平板式及蜂窩式催化劑的研發、產銷。
上述接近上市公司的人士認為,天河環境在行業中有先發優勢,“脫硝是國家2012年強制要求的,以前的環保指標都是講脫硫等,而生產脫硝催化劑的天河環境實際上站到了政策風口的前端。”
根據同行業企業德創環保(603177,SH)的招股說明書,天河環境2014年催化劑產品毛利率達64.89%,而當年的行業平均值為56.95%。
鈦白粉價格影響標的業績
實際上,四通新材并不是唯一試圖收購天河環境的公司,華西能源也曾嘗試過。對比兩者的收購,記者發現天河環境的估值已大幅縮水。
據華西能源公告,其于2015年6月開始籌劃募集資金,其中16.80億元將用于收購天河環境60%股權。但最終,“鑒于市場環境變化和國家宏觀政策調整”,華西能源于2016年9月終止募資和收購。
四通新材今年1月份停牌后不久便宣布,給天河環境增資8000萬元,增資后,天河環境注冊資本由6000萬元提升至6585.45萬元,四通新材取得其8.89%的股權。天河環境的整體估值在當時為9億元,相對華西能源計劃收購時降幅不小。
到4月3日,天河環境估值再度縮水,四通新材和天河環境簽署了補充協議,約定天河環境的整體估值被調整為3.2億元,原先8.89%的股權變為25%。4月5日,其宣布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
對于兩家公司給出估值的變化,上述接近上市公司的人士解釋稱,華西能源與天河環境接觸時間較早,當時其利潤以及行業整體情況較當下差距較大。
讓四通新材決定不再控股天河環境,還是因暴漲的原材料價格。根據公告,催化劑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標的公司業績存在不確定性。上述接近上市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鈦白粉今年以來價格漲得特別厲害,從幾千塊漲到現在上一萬五六。這一塊對于天河環境的利潤影響確實較大。”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次試圖進軍環保行業的四通新材不得不謹慎。該人士坦言,天河環境作為催化劑生產企業,被高企的鈦白粉價格擠壓了盈利空間,在情況消除后,四通新材將充分考慮與交易對方的協商情況、天河環境的業績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繼續收購天河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