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05 23:53:51
每經記者 孫嘉夏 實習記者 陳祺欣
每經編輯 楊軍
7月3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發布5月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其中3.4噸日清方便面因含有未獲檢疫的雞肉成分、大腸桿菌超標等原因被銷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江蘇海企長城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87kg日清雞肉味方便面和105kg日清芝麻油方便面,由于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超過保質期;由廣東順德日清食品有限公司進口的1656kg方便面(黑蒜油豬骨湯味)和1503kg方便面(東京醬油豬骨湯味)大腸菌群超標;由味霸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進口的20.4kg日清迷你型雞湯味方便面、46.2kg日清鮮蝦味方便面和34kg日清咖喱味方便面,含有未獲檢疫的雞肉成分。
據通報,國家質檢總局對以上不合格食品在口岸均已銷毀,未予準入。
日清已銷毀相關產品
記者發現,上述產品中的黑蒜油豬骨湯味方便面和東京醬油豬骨湯方便面產地均來自香港。
7月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日清食品香港發送采訪函詢問此事。7月5日,日清香港回應稱,“本公司通過順德質檢局得悉有關情況后,已經跟從指示銷毀相關產品。”并對同一批次的產品進行內部質量檢查,證實產品無質量問題。
日清食品香港由世界最大的方便面制造商及銷售商之一的日清日本于1984年在香港成立,旗下產品主要包括出前一丁、合味道、公仔面等。就在今年5月12日,日清決定對其業務進行拆分,拆分后的日清食品香港以獨立公司的身份,向港交所遞交申請于主板上市。
招股說明書顯示,日清食品香港2014~2016年實現收益分別為25.36億港元、26.29億港元和26.30億港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8%;凈利潤分別約為約為172.8百萬港元116.2百萬港元及107.2百萬港元。
據悉,方便面業務是日清食品香港的主力,其營收占企業總營收近九成。招股說明書顯示,日清食品香港收入增加主要由于方便面銷售增加,分別約占其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年度總收入的89.7%、89.1%和89.2%。此外,日清食品香港旗下還擁有冷凍食品及其他食品。2016年,日清食品香港冷凍食品的營收為2.84億港元,占集團總銷售的10.8%。
市場分析認為,日清在香港市場的發展比較成熟,日趨飽和,難以實現突破。而在內地方便面市場,日清所占市場份額約為2.8%和1.4%,為中國第五大及第六大方便面公司,相對于康師傅和統一兩大合計占比市場份額超過50%的公司,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發力高端方便面市場
《方便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方便面銷量下滑6.75%,這是連續第4年呈現衰退,加之近幾年受消費升級影響,方便面在許多人心中被定義為“垃圾食品”,已經不愿為其買單,因此諸如“方便面市場已經到了頂峰甚至開始下滑”這般的市場觀點頻繁出現。
然而,據日本媒體報道,中國的方便面市場規模在2016年約為385億份,達到日本的7倍。雖然目前中國的方便面市場在逐漸萎縮,但總的銷量依然占據全球的一半之多,且近兩年高端方便面市場持續發力,表現可圈可點。
不過,日清食品社長安藤宏基在浙江平湖工廠的投產儀式上表示,“中國是潛力市場,將以高端方便面為中心擴大業務。”其還透露了致力于生產及銷售價格在5元以上的杯面和炒面的想法。為什么是5元以上?因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優質方便面被界定為高品質方便面,通常每杯/碗/袋的定價超過6港元/人民幣5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日清收購并隨后再出售今麥郎的全部股權引發市場關注,日媒對此報道稱,“借助低價格在農村地區具有優勢的今麥郎,與憑借高端路線在城市地區具有優勢的日清,在戰略上存在明顯差異。”日清方面曾公開表示,“清倉”今麥郎和致力于在中國發展自有品牌的計劃一致,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
7月4日,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清食品香港作為一家專注于優質方便面市場的食品公司,如果IPO成功,對于高端方便面的市場將有促進作用。因為日清在高端方便面這一塊有其自身影響力,如果其在中高端持續發力,對于中國方便面產業結構的提升有非常好的推動作用。目前內地中高端方便面市場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面二者稱霸,日清加入后,會與它們形成相得益彰的關系。
朱丹蓬告訴記者,中國的方便面市場將隨著消費層級的不斷裂變之后,形成多維度的產品金字塔。也就是說,方便面市場會出現超高端、高端、中端、中低端、低端五個層次的不同品牌以及不同品類,這對于整個中國方便面市場的擴容以及行業的細分來說,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實習生張曉慶對本文亦有貢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