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23 16:19:1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晶 實習記者 宗旭
每經記者 王晶 實習記者 宗旭
據權威市場調查數據顯示,2007-2010年期間,互聯網凈增用戶年均在7000萬以上;而2011-2013年的增幅僅為5000萬左右;到2014-2015年,年均凈增用戶已不足4000萬,國內互聯網用戶增速放緩已成常態。市場份額日益向互聯網巨頭集中,新興企業無法繼續通過搶奪新增用戶成為獨角獸企業,在國內的成長空間被嚴重擠壓。
與此同時,以華為為代表的通訊設備廠商卻率先在海外市場迎來了突破性進展?;ヂ摳蹫砅SDC高級總監于永濤在由互聯港灣主辦的“跨境出海,穩健落地”企業業務全球化論壇中指出,當前形勢下全球化連接格局日益清晰,從市場開拓、基礎設施構建、人才培養等三方面為后來者提供了發展紅利。此外,從華為、小米、聯想、金立、OPPO、VIVO等老牌智能手機,到以ALPS為代表的代工手機等眾多出海手機廠商也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拓展市場。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里,憑借著充足的資源積淀和強大的技術實力,中國企業已具備了充足的出海資本。
于永濤認為,全球互聯網市場仍存在著很大的增量空間,中國互聯網企業正面臨著絕佳的出海契機,有很大希望從此前的游戲、互聯網工具等主要出海領域,拓展至更多新的領域,如電商、移動APP、新金融等。
但是在廣闊的海外市場面前,跨境業務的互聯網訪問和節點互聯情況卻給出海企業帶來了不小的難題。 于永濤指出,此前的Internet VPN等網絡連接方式很難同時滿足成本、部署周期、穩定性、網絡性能等跨境需求,而公有云高速通道卻又受到成本、網絡帶寬、公有云節點布局等因素制約。出海企業亟需同時覆蓋多種要素的跨境IT體系解決方案作支撐。因此出海企業在選擇云服務提供商時有幾個天然的標準:全球供應商、使用簡單、服務可靠、成本可控。
針對這種情況,FIT2CLOUD技術布道副總裁徐桂林在論壇中指出出海企業可以選擇全球布局公有云的廠商。在國外的跨境鏈路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如果這家供應商擁有非常好的跨境鏈路,能夠很好地幫助出海企業搶占先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