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九成“保本”基金今年以來收益低于2% 存量遞減待轉型

中國證券報 2017-06-14 11:28:09

今年以來,貨幣基金市場行情上揚明顯,而作為風險偏好度較低投資者首選的保本基金,近兩年收益同比持續下行,今年以來近9成保本基金收益低于2%。同時,根據今年1月出臺的相關規定,保本基金將改名為“避險策略基金”,部分到期的保本基金選擇清盤,或者轉型為混合型等其他類型基金。

收益相對偏弱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可統計的170只保本基金中,有25只區間收益為負,占總量比重近一成,回撤最大的一只保本基金產品跌幅逾3.8%。在獲得正收益的保本基金產品當中,區間收益高于3%的僅4只,金元安順保本A與金元安順保本C均取得超6%業績,而第三名南方保本今年以來收益達4.4%。今年以來收益高于2%的有14只,占總量比不足一成。而有125只保本基金收益在0—2%區間,占總量比超70%。

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可統計的39只保本基金收益全部為正,收益最高的華安保本在2015年收益超42%,全年收益超20%的有17只,占總量比逾四成,當年收益最低的保本基金收益亦超過4%。而在2016年可統計的78只保本基金中,有38只基金收益為正,有約一半保本基金全年收益為負。2016年全年收益最高的保本型基金南方保本收益超7%,而墊底的基金全年回撤逾7.2%。

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以來的保本基金收益相對偏弱,緣于去年A股市場表現疲軟,年末債市收緊行情導致。與此同時,2017年年初發布的避險策略基金規定,也導致原本設立門檻就相對較高的保本基金,進一步受到限制,風格更加偏向于保守。

除了宏觀外在的因素,分析人士指出,保本基金并不代表基金策略保守,保本基金往往會采用固定比例投資組合保險策略(CPPI)進行投資操作,來實現策略上的保本,而保本基金的風險主要來于CPPI策略的極端風險,一是債券虧損,主要是違約風險,二是風險資產投資無法積累正收益,安全墊受影響。

一名公募基金行業人士指出,保本基金的“保本”指的是到期收益保本,因此存續期內的短期區間收益意義相對較小。只有當到期之后,如果基金收益低于預期,才會通過擔保來實現“保本”,當然這是曾經的規定,在有關“避險策略基金”規定實施后,保本基金將被理解為只對策略保本,而非結果。

直面清盤或者轉型

今年1月24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將原來的“保證基金份額持有人在保本周期到期時,可以獲得投資本金保證”修改為“力求避免基金份額持有人投資本金出現虧損”。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從某種程度上可理解為打破剛性兌付,削弱了避險策略基金最具吸引力的條款。

數據顯示,在170只現存的保本基金中,有36只將在2017年內到期。在前五個月到期的13只保本基金中,8只基金到期后,選擇轉型為其他類型的基金。例如,諾安和鑫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在6月12日發布的招募說明書(更新)中表示:“本基金保本周期到期后,如基金份額持有人沒有作出到期選擇,本基金符合保本基金存續條件,則基金管理人將默認基金份額持有人繼續持有本基金基金份額;如基金份額持有人沒有作出到期選擇,本基金不符合保本基金存續條件,則基金管理人將默認基金份額持有人選擇了繼續持有變更后的‘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份額。”

一名基金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保本基金到期后,沒有進入下一個保本周期,而是選擇清盤或者轉型,大概率是監管政策收緊所致,當然擔保機構的擔保額度不足也是一部分因素。與此同時,新規后擔保單位門檻進一步提高,綜合擔保成本上升,也導致基金公司一定壓力。

分析人士指出,國內保本基金市場尚未出現“違約”行為,改名為“避險策略”之后,一定意義上不承諾保本,對投資者心理影響在首位,同時也給基金銷售增添一定壓力。

對于后市保本基金的投資策略,市場人士指出,新發保本基金增量萎縮,在保本周期內的買入份額也不保本,因此現階段投資保本基金需謹慎。

責編 江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保本基金 清盤 公募基金 CPPI策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网 | 日本有码在线视 |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 | 欧美亚洲日韩偷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