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強券商資管月均規模已破10萬億,背后最大推動力竟然是……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1 14:32:0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基金業協會)披露了今年首季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和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20強兩大排行榜單,火山君發現,今年第一季度,前20強資管月均規模合計突破了10萬億大關,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

定項業務仍是推動機

首先還是先來看看行業整體情況吧。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53.47萬億元,相比去年末增長了1.68萬億元,增幅為3.24%。當然,其中占比最大的也是火山君本文要說的是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達18.77萬億元,相比去年末增長了1.19萬億元,增幅為6.77%。

具體來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中,規模貢獻最大的是以通道業務為主的定向資管業務,達16.06萬億元,占比高達85.56%,相比去年末增長了約1.38萬億元。另外,集合業務與直投子公司的直投基金業務業的規模也分別增長了912.38億元和558.62億元,分別達到2.29萬億元和3230億元。不過相比前三項業務規模的增長,專項資管業務卻下滑了3319.87億元,基金業協會指出,這一數據原來是不包括證券公司管理的ABS產品規模。

與規模增長相反,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的產品數量卻出現了下滑?;饦I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存續產品2.3325萬只,相比去年末減少了1457只?;鹕骄l現,規模增長的“領頭羊”定向資管業務也是產品數量減少的領頭羊,減少了1157只,占減少總數的近八成。其次是專項資管業務和集合業務,分別減少了311只和108只,而直投子公司的直投基金卻增長了113只。

前20強月均規模突破10萬億

說完了券商資管整體情況,那么來看看券商資管中的翹楚——前20強表現到底如何呢?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券商資管月均規模前20強相比去年末增長了約1.78萬億元,達到約11.66萬億元,占到券商資管整體規模六成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前20強月均規模首次突破了10萬億大關。那么,在群鹿爭霸下,哪些券商資管走在了行業前列呢?

基金業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中信證券穩居首位,高達近1.87萬億元,接下來是華泰資管、國泰君安資管、海通證券資管和中信建投,月均資管規模均在8000億元以上,而去年末時,僅有中信證券和華泰資管在8000億元以上。此外,去年末時,有8家券商資管月均規模在3000億以下,而到今年一季度末只剩下4家。

從增幅來看,國都證券的增速尤為驚人,僅一個季度就從去年末的2176.03億元,增長到今年一季度末的3339.54億元,增幅達53.47%;另外,安信證券和海通資管增速也不容小覷,分別達到46.17%和31.66%。而長城證券、國泰君安資管、中信證券、華融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以及第一創業這7家的增速也均超過了20%。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券商資管月均規模增長的情況之下,廣發資管和江海證券反而出現了小幅下滑,二者分別相比去年末下滑了1.03%、5.25%,分別下滑至6641.91億元、3390.29億元。另外,火山君還注意到,曾在去年末位列前20強的光證資管和齊魯資管在今年一季度末已淡出排位,取而代之的是銀河金匯及廣州證券,截至一季度末,二者分別達到2677.35億元和2534.34億元。

主動業務規模飛速發展

近期監管層對于通道業務的監管讓市場風聲鶴唳,但事實上,監管層對于通道業務的限制和壓縮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從嚴,通道業務“飛奔”的日子已經過去,不少券商資管的業務方向也在從通道業務逐步向主動管理方向發展,主動管理能力也越來越成為衡量券商資管水平的一大標尺。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主動管理月均規模居前的20家券商資管合計約3.59萬億元,相比去年末增長了5075.96億元,增幅為為16.47%。不過,火山君發現,雖然前20家主動管理月均規模增幅較為喜人,但是主動占比卻不盡如人意。根據火山君統計,去年末時,前20家券商資管主動管理月均規模占月均總規模的31.22%,而到今年一季度末,卻微微下滑0.42個百分點至30.80%。

具體來看,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最大的為中信證券,達到6305.70億元,接下來是廣發資管,達到4324.04億元,其次國泰君安資管、華泰資管和華融證券,主動管理規模均在2000億元以上。

從增速上看,德邦證券高居第一,今年一季度末達到1336.18億元,相比去年末增長了57.96%,廣州證券緊跟其后,增長了54.58%;而中金公司、華融證券增幅在40%以上,財通證券和光正資管增幅均在30%以上。

與之相反的是,廣發資管和申萬宏源卻出現小幅下滑,二者同去年末分別下滑了294.15億元和135.29億元,下滑比例分別為6.37%和7.95%。此外,中山證券和中郵證券退出了前20強榜單,天風證券和長城證券取而代之,截至一季度末二者分別達到859.78億元和770.24億元。

另外,再從主動占比來看,以可對比的14家券商資管(既有月均總規模也有主動管理月均規模)來看,主動占比最高的是廣發資管,達到65.10%。近期,廣發證券在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就透露,截至 2017年1季度末,廣發資管通道業務存量規模在整個公司資管業務規模中的占比約為 30%,相對于行業內該類業務的平均占比,公司該類業務占比相對較小,因而券商通道業務的收縮對廣發資管業務影響較小。

除了廣發資管外,華融證券的主動占比也達到了64.73%;此外,廣州證券、國泰君安資管、中信證券、德邦證券和中銀國際的主動占比均在30%以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 日韩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亚洲欧洲美婷婷久久 |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专区 | 日本三级人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