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這兩個小鎮,曾撼動世界銅價!如今80%商戶關門,竟是為了...

央視財經 2017-05-24 09:59:10

2014年底,清遠市統計從事金屬拆解的有2358戶小規模散戶,從業人員達到3萬多人。為此,清遠建立了4個工業園區來容納排放達標的拆解戶,所有拆解戶必須嚴格按照環保標準來進行生產。到2015年年底,556戶拆解散戶搬進園區規范生產,其余散戶全部被取締。與此同時,清遠市政府還請來了土壤修復專家,在一些污染嚴重的土地上種植了皇竹草,這種草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石油烴,有效修復土壤。發展不一定以犧牲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環保為代價。“邊發展,邊防治”的總賬,遠遠低于“先污染,再治理”。

廣東是全球電子垃圾最集中的地區,每年世界各地來的廢舊電腦、手機、硬盤都在這里集中,由此也在廣東的貴嶼、清遠一帶誕生了拆解廢舊金屬的行當,從這些電子垃圾中拆解出黃金和銅,這廢物利用是好事,但是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嚴重污染卻讓當地的環境不堪重負,為此清遠這兩年一直都在治理廢舊金屬拆解行業,治理的效果怎么樣呢?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前往清遠石角鎮進行了調查。

搞養殖種葡萄 昔日污染大戶開始轉型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見到清遠石角鎮塘基村的村民余向軍的時候,他正在自家的小賣店里忙著用電腦記錄發貨帳目,自從2015年清遠市清理整頓電子垃圾拆解散戶之后,原先租用他家院子的商戶已經被集中安置到了附近的工業園區,這個院子由此閑置了下來。以前,這個1000多平方米的院子一年能運進四五百噸廢舊金屬,能產生一兩百噸銅。

十年前,清遠的石角鎮是遠近聞名的電子垃圾村,村里面家家戶戶都在從事廢舊金屬拆解,就是從電子垃圾里把銅拆出來。眼見著其他人做這一行掙了錢,余向軍2006年也從村里以每年5000元的價格租下了這塊地,做了兩年之后發現轉手租給別人一年也能收入3萬元,于是干脆就把院子出租了。

雖說現在沒有了租戶,錢也沒有過去掙得多,但余向軍并不懷念過去的日子,因為他深知這個行業對周圍環境的危害。要從廢舊線材里拆出銅,就需要剝去金屬表面其他材質的外皮,主要通過機械或者半人工的方式分解,在加工過程中高溫會使塑料材質的線材產生有毒有害氣體,而另一種先粉碎再離心的分解方式則會產生大量污水。有的拆解戶為了節約成本,直接用焚燒的方式去除塑料外皮,這樣還會產生更多的有毒有害氣體。所以,當時村里的人都對拆解廢舊金屬有意見。

2014年起,清遠市政府就開始整頓廢舊金屬拆解行業,要求他們進入工業園區進行規范生產,或者關門轉行。余向軍家街道兩側,原本滿是大大小小的廢舊金屬拆解作坊,如今已經全部清空,目前全村有十幾個院子還一直空著。雖然眼下還在為院子的用途愁眉不展,不過提起來村里現在的環境,余向軍還是很滿意。

余向軍:以前在我們馬路邊,兩邊都是搞這個,那個空氣比較硬,人們都不是很舒服、很舒心這樣子。后來兩邊馬路都不一樣了,空氣好起來了。

下午4點多鐘,石角鎮塘基村的王建清剛剛往飯店送完小龍蝦趕回來,他把沒有賣出去的小龍蝦再放回到水塘里。

清遠石角鎮塘基村村民王建清:就是把它再養大一點,因為這個太小了。

兩三年前,王建清還是村里面有名的廢舊金屬拆解戶,如今,他已經改養小龍蝦了,和做廢舊金屬拆解相比,現在的工作十分悠閑。

王建清:以前焚燒那些金屬,天天晚上都是三四通宵才睡覺,現在主要是每天早上,就是喂喂蝦,撒點飼料這樣子的。

王建清從2007年就開始從事廢舊金屬拆解行業,當時他每年都要從外面進1000噸電子垃圾,能拆解出300噸左右的銅,生意好的時候能收入七八十萬,當然,銅價走低的時候也會虧上七八十萬。在那個時候,他除了擔心國際銅價下跌,更擔心環保部門的檢查,隨時面臨罰款停業的危險,因為那時候,他們都是通過焚燒的方式來分解出金屬的。

王建清:以前是要焚燒的,比較省事。如果用人工錘子跟鑿子,慢慢敲出來,比較費勁。

因為焚燒的方式比人工拆解節省80%以上的成本,即便有環保檢查,他們也要冒險在三更半夜的時候到附近的山里偷偷焚燒。但是,由于污染環境經常因此遭到當地村民的投訴。

王建清:后來就慢慢就不燒了,因為總有人投訴,自然就會有環保局來查,所以就不燒了,畢竟這個東西也不能違法。

從2014年開始,清遠當地加強了治理污染的執法檢查,以焚燒為主的廢舊金屬拆解廠難以生存,而且又趕上國際銅價大幅下跌,拆解行業受到了重創,痛定思痛,王建清決定轉行,在村附近承包了20畝水塘養起了小龍蝦,雖然經營時間不長,王建清已經嘗到了甜頭,一年能收入15萬元左右。雖說沒有了日進斗金的豪氣,也沒有了躲避檢查的心驚肉跳,王建清面對著綠水青山,樂得享受現在的這份自由自在。

王建清:比那個拆解那邊好多了,就是感覺空氣好了,真的是空氣好了。

在石角鎮,不只是像王建清這樣的小拆解作坊轉行,一些規模大的拆解企業也退出了這個行業,余偉健曾經經營一家大型拆解廠,在當地遠近聞名。如今,他已經改為經營葡萄種植園,記者在葡萄園見到他的時候,他正為附近的一家制磚企業排出的煙發牢騷。

清遠市葡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余偉健:它的煤灰煙的煤灰,對我們污染的影響大,畢竟我們的直線距離只有兩三百米。

余偉健自己從事廢舊金屬拆解行業多年,對污染深受其害。2005年他就在石角鎮開了拆解廠,行情好的時候一年的收入超過一千萬。而這樣的收入也是余偉健用健康換來的,由于長期在有污染的空氣中工作,年近半百的他已經患上呼吸道疾病,尤其看到自己的家鄉成了污染的重災區,余偉健心中很不是滋味。

余偉健:主要是我們的根是在這里,怎么說呢也是想把這個我們自己的地方搞好一點,不要把它搞成污染了。另外這里是我們的根,我們的土地在這里了,所以我們想辦法怎么樣轉型。

從2013年起,余偉健在原先做拆解的這片土地上建起了農業生態園,種了200多畝葡萄,又開辟了200畝魚塘、20畝的水上休閑親子樂園。2016年,他的生態園利潤就達到了300萬元。雖然和當年做廢舊金屬拆解相比差了很多,但是余偉健對眼下的事業卻信心十足。

余偉健:人們可以看到我們每年在壯大效益,每年給一點好,我們做這個農業雖然比以前收入少一點,但是我們收入很穩。這個銅風險比較大,好賺的時候賺得多,虧的時候也虧得多,主要是我們看上這個沒有污染的項目,高端農業。因為我們畢竟是農民的兒子嘛。

十萬拆解大軍逐步清退 清遠告別焚燒電子垃圾時代

這樣的取締和轉型速度出乎我們的意料,短短3年的時間,在廣東清遠的石角鎮上已經看不到家家戶戶焚燒電子垃圾的場景,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由于居民投訴增多,清遠當地政府就意識到了電子垃圾對環境污染的問題,下大力氣整治被污染的環境。

孔書在廣州市工作了十多年,2012年,他在廣州北部清遠市內的萬科城買了一個房子,準備在這里養老,但是搬進來不久,他和鄰居們就發現周圍總有一股刺鼻的焦臭味,使人感覺到頭疼、迷糊、惡心。

經過查訪,小區的住戶們終于發現了這種氣味的來源,正是周邊廢舊金屬拆解廠焚燒后產生的氣味。

廣州北部清遠市萬科城住戶孔書:這個就是與我們當年買房子這個初衷,產生很大的反差。我們到清遠之所以買房子,是看上了這個地方的青山和綠水,也加好的空氣,但沒想到現在青山綠水有,空氣沒了。我們莫名其妙的感覺到被各種各樣的毒氣包圍著。

孔書所住的小區位于清遠市清城區龍塘鎮,這個鎮也是廢舊金屬拆解行業最集中的地區,在孔書當年用無人機對小區周邊的拆解廠航拍的畫面里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拆解廠非常集中,幾乎每個院子里都堆放著廢舊電子垃圾。拆解廠往往在夜間把廢舊金屬運到周圍的山間進行焚燒,塑料材質的外皮燃燒后產生刺鼻的氣味令附近小區的業主難以忍受。

孔書:我們沒有想到,這種產業是巨大的,并不是說他們一兩天當中就可以治理的,我們等待不了,我們每天都在這種空氣和這個毒氣當中生存,這個我們受不了。

從2013年開始,孔書就和他們小區以及周邊其它樓盤的住戶一起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向清遠當地政府反應污染的問題。

袁志武是清遠市清城區主管環保工作的副區長,他專門負責對接來自當地居民的環保投訴,袁志武告訴記者,清遠市廢舊金屬拆解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以龍塘、石角兩個鎮為中心形成了以廢舊五金、電線電纜拆解為主的集中區域,90年代末期,清遠市拆解行業的從業人員一度達到了10萬人,年產銅多達10萬噸,由于產量大,清遠銅甚至能影響到國際銅價。與此同時,環境污染的問題在當地日益凸顯。經過環保部門檢測,當地一些地方的土壤和水體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清遠市清城區主管環保工作副區長袁志武:除了氣體的污染之外,不可否認也給我們的周邊,水體跟土壤造成一些污染,我們從跟環保所的檢測來看,往往一些拆解比較集中的地方,它那個水、土不同程度都有一些影響,具體中度以上的污染不算多,輕度污染的地方不少。

2014年底,清遠市政府下決心解決拆解行業的污染問題,當時統計從事金屬拆解的有2358戶小規模散戶,從業人員達到3萬多人。假如一下子都取締了,他們也擔心會產生就業和產業發展等一系列問題。

為此,清遠建立了4個工業園區來容納排放達標的拆解戶。到2015年年底,556戶拆解散戶搬進園區規范生產,其余散戶全部被取締。

袁志武:到年底2358戶全部都取締了,現在剩下的恐怕就是這500多戶,其他的沒有進去園區,有些是回老家了,周邊的湖南、貴州、河南都有,有些進來周邊的園區去打工了,所以從現在的效果來看,疏解的比較好,沒有群眾投訴說就業崗位沒有生存空間,這些都沒有群眾在投訴。

華清工業園就是容納達標拆解戶的4個園區的其中一家,近200家拆解戶入都搬進了這個園區,在這里,所有拆解戶必須嚴格按照環保標準來進行生產。

袁志武:比如有油污污染的第一次我們會警告,第二次如果發現,我們會清理出園區,這在入園之前,我們就簽訂了協議的嚴格執行

在園區內,拆解戶不僅要嚴格遵守規章制度,而且引進了新的技術手段以減少污染。

清遠市華清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肖:入園的人,能回收的基本都回收,比如說以前的電線焚燒,但是現在電線通過分類、分選、再通過物理地把外皮剝掉,塑料是塑料,里面的金屬是金屬。

與此同時,清遠市政府還請來了土壤修復專家,在一些污染嚴重的土地上種植了皇竹草,這種草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石油烴,有效修復土壤。

房躍明:因為植物修復它有一個遷移的過程,2014年做了一年的話,當時是從15萬毫克每千克,下降到5000毫克每千克,也就是降低的效率還是比較好的這個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隨著今年我們在二期工程有補種這樣的一個生態的植物,每年持續給它下降,希望能夠達到一個安全利用的一個效果。

半小時觀察:

污染容易治理難,清遠市的規劃是到2020年總共要投入5,6億元用于治理被電子垃圾污染的環境,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摸索土壤修復的經驗,畢竟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當地只在發展粗放的廢舊金屬拆解,沒有注重過環境的問題。

其實中國不一定要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發展也不一定以犧牲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環保為代價。“邊發展,邊防治”的總賬,遠遠低于“先污染,再治理”。

責編 姚祥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銅價 中國小鎮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另类 |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 亚洲无玛中文字幕久久婷婷 | 综合在线精品专区 |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