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2017-05-20 10:52:32
近日,多家快遞公司要集體上調派件費的消息引發熱議。派件費到底是什么?加盟制快遞公司的運作流程是怎樣的?以后寄快遞是否會漲價?針對網友關心的話題,中新網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派件費是什么?
有消息稱,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百世匯通、天天快遞等6家加盟制快遞公司發布《關于全網派費調整的通知》,要求所有派件網點的派件費在原有基礎上上調0.15元/票,實施時間均為6月1日。
有網友混淆了“派件費”和“寄件費”的概念,誤以為寄快遞的費用有所上調。什么是派件費呢?先看一下加盟制快遞公司的運作流程。
舉例來說,一件快遞從北京寄到上海,需要經過“攬件、運件、派件”三個過程。其中,快遞公司總部只負責運件過程中的干線運輸工作。在北京的攬件和上海的派件工作,均由當地的加盟網點完成。
在上述過程中,北京網點向消費者收取的是“寄件費”(即大家所稱的快遞費),而上海網點從北京網點收取“派件費”,再把派件費支付給最后一公里送件的快遞員。
也就是說,負責攬件的加盟網點要向派件網點支付更多的“派件費”,這是快遞公司內部結算機制的調整,并非上調消費者寄快遞的費用。
派件費漲了嗎?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北京部分加盟網點已經上調了派件費。
北京市豐臺區一名申通快遞員說,他所在的網點今年四月就上調了派件費,每送一件快遞上調0.2元。
“上調幅度不是全國統一的,北京、上海、深圳等生活成本較高的城市,派件費的上調幅度會大一點。”他說。
另據多名北京圓通快遞員透露,加盟網點內部一直在傳上調派件費的消息,但目前還沒有漲,也沒有接到內部的正式通知。
記者詢問圓通、韻達相關人士,圓通表示目前不方便作出回應,韻達方面稱公司沒有可對外公布的消息,也不作任何評論。
為何上調派件費?
據媒體此前報道,幾家快遞企業給出的上調派件費的理由為:提高派件質量、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趨勢、避免低價競爭等。
安信國際交通運輸分析師李想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長三角、珠三角所在的東部地區電商發達,加盟網點攬件較多,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則以派件為主。
他說,在快遞產業鏈中,攬件比較賺錢,而派件則利潤微薄。如果加盟網點長期攬不到件,經營壓力就會很大。
“此次上調派件費,可以視為快遞總部為了平衡攬件加盟商和派件加盟商的利益而對‘蛋糕’的再分配。”李想說,也就是讓賺錢多的給賺錢少的一些補貼。
快遞員收入會受影響嗎?
派件費上調以后,快遞員的收入會隨之提高嗎?
北京市西城區一名圓通快遞員覺得“與自己關系不大”。5月1日至17日,他共派送快遞約1250件,除去休息日,平均一天派件不到100件,每件派送費1元。
“算下來,每月派件費不到3000元,而工資保底是4000元。所以派件費漲了,也沒有多大意義。”他說,只能說網點獲得的補貼多了一些,能不能具體發給每位快遞員,還不清楚。
也有媒體此前報道稱,此次上調的派件費能不能完全落到快遞員手里,還存在不確定性。因為對于加盟制的快遞公司而言,快遞員的收入由網點老板決定。
以后寄快遞是否會漲價?
有人擔心,派件費上調后,負責攬件的加盟網點成本增加,以后會把這部分成本轉嫁到消費者寄快遞的費用上。
對此,中新網記者咨詢了北京市申通、圓通等多家快遞網點,其快遞員均表示寄快遞的費用暫時沒有調整。
“按照行業慣例,派件費是由收件網點從快遞費中支出。”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國郵智庫專家邵鐘林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也就是說,派件費上調屬于快遞公司的內部結算機制調整,和快遞價格并無直接關系。
另據快遞行業業內人士分析,派件費上調屬于企業內部利益劃分的范疇,應該不會這么快反應到消費者端,而且落地執行也需要一段時間。
李想認為,各大快遞公司的加盟網點在攬件時存在價格競爭,從短期來看,個人客戶快遞資費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但對于發貨量較大的電商客戶而言,快遞加盟網點在談判中能否提高攬件價格,還有待觀望。
(原標題:別被嚇到!快遞公司上調派件費不是漲快遞費兩碼事 作者:邱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文章
【地震快訊】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5月20日09時06分在菲律賓(北緯9.36度,東經123.94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540千米。(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返回每經網首頁下一篇文章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正式進入中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9日宣布,中緬原油管道原油于當日16時正式由云南瑞麗進入中國。隨后,這批原油將以每天約50公里的速度繼續向內地推進,再經過約650公里長途旅行,最終抵達位于云南省安寧市的云南石化。中石油表示,緬甸原油進入中國后,將實現就近加工銷售。作為與中緬油氣管道配套的項目,中國石油云南石化也將于近期投產,設計年加工能力1300萬噸,供應市場包括云南、四川、重慶、貴州、廣西等,對確保我國西南地區成品油和化工產品供應具有重要意義。(新華社)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