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9 23:57:5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繼2017年3月30日證監會對鮮言操縱多倫股份(600696,現名*ST匹凸)一案開出史上最高罰單合計罰沒34.7億元,鮮言還被處以終身市場禁入后,5月19日,根據新華社消息,鮮言等證券虛假陳述案一審宣判,鮮言被判需賠償投資者233萬元。
同時,據《第一財經》的報道,因為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目前“資本玩家”鮮言已經被刑事拘留,如果罪名成立,可能會面臨刑事處罰。
業內人士認為,鮮言被判賠償投資者233萬元,此舉對中小投資者維權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資本市場強監管“縮影”
5月17日晚間,*ST新都公告稱,深交所日前決定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公司股票將自2017年5月24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
5月18日晚間,*ST昆機公告表示,大股東沈機集團收到證監會《結案通知書》及《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會決定:責令沈機集團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50萬元罰款。
5月19日,持續發酵半年之久的國海證券“蘿卜章”事件塵埃落定。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擬對國海證券采取暫停資管產品備案一年、暫停新開證券賬戶一年及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一年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責令公司在一年內限期改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事件同鮮言事件一樣,只是目前“依法、全面、從嚴”監管下的一個縮影。
而在此之前,“最牛散戶”朱康軍被證監會罰沒逾5億元;前發審委委員馮小樹涉嫌違法買賣股票,被罰沒4.99億元;*ST墨龍實控人張恩榮父子因內幕交易行為被合計罰沒1.53億元。
更早之前,還有恒康醫療和西部資源實際控制人闕文彬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罰沒合計5300余萬元;原方正集團CEO李友、中國高科集團前董事長余麗、大有能源董事武予魯被實施市場禁入等。
在證監會監管部門頻頻出招、不斷亮劍下,利用發審權力違法謀利者被重罰,憑借實控人地位、資金優勢、信息優勢進行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的機構和個人被重罰;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被清理退市,相關違規機構也被停業整改。證監會正在通過嚴打資本市場亂象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5月19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對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監管,對經營管理混亂、違法違規頻發的機構,證監會將采取暫停業務資格,直至撤銷業務資格的措施。
更加注重投資者權益保護
一方面,打擊證券市場的違法犯罪行為;另一方面,證監會等監管部門也更加注重對投資者的保護工作。
今年5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為幫助投資者了解證券期貨法規知識,提升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證監會決定啟動以“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為主題的專項活動,以“遠離內幕交易”“警惕市場操縱”“謹防違規信披”“防范違規經營”為主題,分門別類介紹相關典型案例,幫助投資者明晰規則紅線、風險底線。
5月19日,全國首例證券支持訴訟案在上海一審宣判,證監會直管的公益性機構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投服中心)首次以中小投資者代理人身份免費幫助中小投資者打贏維權官司。鮮言被判向14名中小投資者的投資差額損失、傭金及印花稅損失、利息損失進行賠償,共計233萬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4名中小投資者參與、233萬元的賠償額雖然不多,但是在目前A股股民缺乏維權意識和國內缺乏集體訴訟機制的情況下,應該說對中小投資者維權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董登新同時表示,通過投服中心的代理維權訴訟,不僅可以幫助中小投資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起到帶頭示范作用,同時也可以督促和約束上市公司的相關行為。“我相信未來在投資者保護這方面,監管部門還會不斷強化和提升,投服中心在這方面也會有更大的作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