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去年末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突破29萬億

證券時報 2017-05-19 10:11:56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備受關注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6年)》發布在即。記者獲得的《報告》正文顯示,截至2016年末,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29.05萬億元,較去年年初增加5.55萬億元,增幅為23.63%。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2015年,去年銀行理財就結束了“狂飆突進”的擴張期,2016年增幅較年初下降32.83個百分點。

不過,雖然銀行業理財整體的增速放緩,但分機構看,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的理財規模仍然高速發展。其中,截至去年末,農村金融機構存續余額為1.64萬億元,較去年年初增長79.87%。

從資產配置情況來看,債券、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銀行存款是理財產品主要配置的前三大類資產,其中,債券作為一種標準化的固定收益資產,是理財產品重點配置的資產之一,在理財資金投資的12大類資產中占比最高,去年達到43.76%。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上半年末,債券在理財資金投資中的占比為40.42%,這意味著,去年下半年銀行理財繼續加大對債券的投資力度,年末債券投資占比較上半年仍增長超3個百分點。

理財資金通過投資債券、非標等資產直接或間接地進入實體經濟,支持經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有近20萬億的理財資金通過配置各類資產投向了實體經濟,占理財資金投資各類資產余額的67.41%(該比例較去年上半年末的60.74%有所增加),較去年年初增加3.77萬億元,增幅為23.75%。

受去年資產荒的影響,理財投資收益繼續不斷下滑。《報告》稱,從2016年全年來看,封閉式產品按募集資金額加權平均兌付客戶年化收益率為3.79%,較2015年下降90個基點。2016年,封閉式理財產品兌付客戶收益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兌付客戶年化收益率從去年年初的平均4.2%左右下降至去年年末平均3.5%左右。

不僅收益率整體下滑,出現虧損的理財產品數量也在不斷攀升。2016年,終止到期的理財產品中有88只產品出現了虧損。而在2016年上半年,終止到期的理財產品中出現虧損的有68只,具體來看,虧損的產品中62只為外資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5只為外資銀行發行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中資銀行只有1只面向機構銷售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發生虧損。然而,對于去年全年88只虧損的理財產品的具體情況,《報告》中并未詳細介紹。

普益標準副總經理付巍偉稱,今年一季度銀行理財規模擴張速度進一步放緩,內在結構也有變化,表現為個人理財增長較好、同業理財規模收縮幅度較大,理財業務發展向零售轉型趨勢明顯。銀行理財行業發展最終趨勢是回歸真正的受托資產管理本源,未來一段時間將呈現零售理財、基金化轉型、豐富資產配置、金融智能等四個主要特點。

責編 陳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理財產品規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一区 三级国产99在线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 日本性爱视频网址 | 中文字幕与邻居少妇性刺激 | 亚洲va欧美va在线 | 午夜福利片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