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4 23:53:1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吳澤鵬 金喆
每經記者 吳澤鵬 金喆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算起來,千山藥機(300216)上市剛好6年了。2011年5月上市時,千山藥機IPO募資凈額為4.65億元,截至2016年9月30日已全部使用完畢。去年底,公司又發布了定增預案,擬募資20億元投向精準醫療。那么,千山藥機上市時的募投項目建設至今,“收成”如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千山藥機募集資金(包括超募資金)共用于9個募投項目,除3個無法單獨核算效益、1個未作收益預算外,其余5個項目中,僅有“年產30條塑料安瓿注射劑生產自動線建設項目”達到預期效益。
在2016年度股東大會現場,千山藥機董事長劉祥華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以前千山藥機的投資比較寬泛,但沒有精力全部支持。未來,千山藥機會將重心集中在高血壓等慢病管理等業務上。
擬定增20億投資精準醫療
以2015年作為分水嶺,在6年的資本市場征途中,千山藥機業績歷經逐年穩健增長后,近兩年來陷入了低谷。
曾任千山藥機董事、董秘,現任千山藥機樂福地董事長的劉華山坦言,千山藥機剛上市的時候,希望通過投資來擴展公司的業務面,把市場打開,但支持力度不夠,現在部分子公司還在虧損。
“現在思路不一樣了,一心一意在慢病管理上,把目標找準了,不會再搖擺了。”劉華山說道。
記者注意到,2016年12月底,千山藥機推出全新定增方案,擬非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1億股,募資不超過20億元,其中,基于互聯網的基因檢測、遠程診療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平臺項目擬投入13億元,智能健康監護手表和智能動態血壓計佛山產業基地項目擬投入5億元,償還銀行貸款擬使用2億元。
千山藥機表示,計劃以公司個體化用藥基因檢測芯片、智能電子血壓計等醫療器械產品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將公司儲備的戰略資源和創新模式充分協同轉化并形成合力,打造“個體化用藥基因檢測+遠程醫療+實時監測+藥械配送”為一體的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平臺。同時,以高血壓作為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業務的出發點,探索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業務新模式,為客戶提供慢病管理與服務綜合解決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慢病管理和基因測序概念一度讓千山藥機受到資本追捧。2014年4月宣布擬收購基因測序公司宏灝基因后,資本市場對其充滿遐想,公司股價復牌后一路飆漲。
直到今年1月,千山藥機的基因測序業務才有了初步進展。2017年1月17日,千山藥機發布公告,子公司湖南千山慢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將于2017年1月20日舉行“千山降壓”APP上線啟動儀式,并表示,“千山降壓”APP擁有血壓管理等多項功能,與公司可穿戴智能監測設備匹配后,可24小時監測用戶血壓情況。
今年4月,千山藥機宣布與長沙縣衛生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為長沙縣登記在冊的高血壓病人提供高血壓基因檢測服務。2017年度首批計劃檢測人數為41666人,千山健康按合同約定的標準收取費用。
不過,劉祥華未透露該項目將會為千山藥機帶來多大的收入增長,僅表示慢病管理的市場很大。記者注意到,千山藥機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尚未通過證監會審核,目前公司還在就反饋意見進行答復。
IPO募投項目后勁不足
對于去年12月底發布的定增預案涉足的募投項目,千山藥機信心十足,盡管其上市募投及超募資金投資項目如今看來并不如意。
據千山藥機招股書披露,上市時,募集資金將用于千山藥機年產30條塑料安瓿注射劑生產自動線建設項目、年產30臺全自動智能燈檢機建設項目、制藥裝備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對應投資金額分別為6976.45萬元、3456.31萬元和3197.37萬元,項目建設期均為18個月,預計達到可使用狀態日期為2012年6月30日。
在上述3個募投項目中,制藥裝備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下簡稱研發中心項目)屬于進行前沿性研究和基礎性開發,不直接產生效益,因此無法單獨核算效益。
另外2個項目——塑料安瓿注射劑生產自動線建設項目(以下簡稱塑料安瓿注射劑項目)和全自動智能燈檢機建設項目,均出現了盈利后勁不足的情況。
千山藥機當初預計,塑料安瓿注射劑項目達產后年均可實現營業收入1.26億元,凈利潤2811萬元,稅后投資回收期為4.82年。
根據千山藥機歷年年報及募集資金存放與使用情況專項報告,記者整理了2012年達產以來該項目的收益情況:2012~2015年,塑料安瓿注射劑項目分別實現凈利潤1532.87萬元、2860.84萬元、5588.81萬元和1695.70萬元;2016年前9個月,該項目更是僅實現143.94萬元的凈利潤。顯然,項目投產前3年收益明顯,但后勁不足。因為有初始幾年亮眼數據墊底,截至去年9月30日,該項目累計實現1.1億元凈利潤,達到預期收益。
再看全自動智能燈檢機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智能燈檢機項目),千山藥機當時預計,該項目達產后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4600萬元和1309萬元。而記者整理統計后發現,2013~2015年,該項目分別實現凈利潤664.45萬元、596.34萬元和152.18萬元。截至2016年9月底,該項目累計實現凈利潤1939.34萬元,離預期收益差得遠。對于2015年、2016年收益嚴重下滑,千山藥機方面稱,自動智能燈檢機建設項目由于受傳統制藥機械產品市場需求放緩的影響,對配套的全自動智能燈檢機的需求也縮減,從而導致未達到預期效益。
超募資金投資公司不達預期
除上述3個招股書募投項目外,公司超募資金投向的其他項目收益也多不及預期。
據千山藥機2016年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千山藥機上市使用超募資金投資設立上海千山遠東制藥機械有限公司、設立美國VENUS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LLC、設立湖南千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設立德國China Sun Europe GmbH,以及投資購買土地使用權、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千山藥機方面稱,在這些項目中,購置的土地使用權為公司戰略發展儲備用地,不直接產生效益,無法單獨核算效益;補充流動資金,可以實現公司對營運資金的需求和優化公司財務結構,不直接產生效益,無法單獨核算效益。
設立合資公司上海千山遠東制藥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山遠東),花費了千山藥機4800萬元。成立當年(2012年),千山遠東盈利1.48萬元,隨后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3~2015年,千山遠東分別虧損1.38萬元、1235.31萬元和1697.43萬元,截至去年9月底,千山遠東已經虧損了3763.39萬元。
千山藥機使用超募資金從投資設立到目前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還有子公司VENUS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LLC,該公司投資2011.41萬元建設,截至去年9月底虧損合計達837.52萬元,千山藥機原預計從2013年開始該項目年收益都在1000萬元以上,2016年可達到4000萬元。
千山藥機投資設立湖南千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時,預計其正常年凈利潤6763萬元,而2012~2014年其分別實現收益-1.73萬元、-64.48萬元、-182.18萬元、2015年湖南千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首次實現1223.34萬元盈利,但去年前9個月又虧損了610.8萬元。截至去年9月底,湖南千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實現盈利364.07萬元,未達到預期。
記者統計發現,超募資金投資項目中,除購置土地使用權、補充流動資金外,其余項目均未能達到預期收益。截至去年9月底,超募資金投資6個項目合計3.37億元,共虧損5822.59萬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