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傅克友: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要跟上融資步伐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02 00:10:46

每經評論員 傅克友

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表現的長期背離,是一個讓人疑竇叢生的現象。

就拿最新的經濟數據來說——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高達6.9%,是過去1年半以來的最高點,但從市場表現來看,A股這段時間反而萎靡不振。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一季度GDP環比增速僅為0.7%,同比增速也只有1.9%,但美股卻接連創出歷史新高。經濟學者姜超由此感嘆:我們家經濟反彈,別人家股市上漲。

這是個什么道理?人們常說資本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但A股市場的經濟反映功能卻常常是失靈的。

原因在哪里?資本市場是一個系統工程,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融資、投資、財富再分配、經濟反映等功能,這些功能相輔相成。資本市場的經濟反映功能失靈,可能是其他功能失調的結果。

先看融資功能。劉士余上任證監會主席后,IPO一直在加速,意味著融資功能在增強。截至目前今年證監會發審委已經通過140余家公司的首發申請,超過2016年全年一半。預計2017年全年核發IPO數量達500家,IPO融資額達3000億元。

IPO意味著擴大資本市場供給,但這本身不是問題,因為資本市場需要具備融資功能,也需要更多優秀公司來提升資本市場質量。何況,IPO也只是整個資本市場融資的一部分。2016年,A股有579家實施定向增發方案,融資金額超過1.5萬億元,大約是IPO規模的10倍。

有很多人相信,指數漲跌與新股發行節奏沒有必然聯系。但問題在于,投資者還不知道在新的一年里定向增發是不是繼續水漲船高。如果一方面IPO的“堰塞湖”在泄洪,另一方面定向增發并沒有收斂,那么無疑會帶來更大的市場壓力。

當然,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只是硬幣的一面,另一面是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如果投資功能配得上,也跟得上融資功能,那么倒也無傷大雅,甚至是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資本市場上的好公司越來越多,投資機會越來越多,投資者賺到的錢得越來越多,愿意進場的資本也會越來越多。

問題又在于,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跟不上融資功能的步伐,成了資本市場諸多功能中的短板,也制約了資本市場其他功能的實現。

4月結束,上市公司年報全部出爐,為審視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契機。眾所矚目的有兩個話題:一個是公司分紅;另一個是高管收入。

就前者而言,在A股3205家上市公司中,有2425家在2016年度中實施或披露分紅送轉方案,其中,2390份方案中含現金分紅,合計派現金額9648.74億元。有媒體歡呼,上市公司分紅熱情高漲!

但這種歡呼其實是廉價的,因為有46%的公司現金分紅每股不足1毛,有九成公司股息率跑不贏一年期定存。

上市公司分紅,可以看作資本市場投資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劉士余的說法,這是回報投資者的基本方式,是股份公司制度的應有之義,也是股票內在價值的源泉。這種投資功能,在A股市場其實是不足的。

投資功能的不足,更多地異化成了財富再分配功能。誠然,資本市場也需要財富再分配功能,沒有財富再分配就沒有資本市場,但它不應該削弱甚至傷害投資功能。

在某種程度上,高管收入也是資本市場財富再分配功能的一種體現。它不僅包括年薪,還包括分紅,以及通過減持帶來的收入。2016年共有30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超過800萬元,未必都是公司價值和貢獻增長的體現。

2016年末,兩市高管持股市值總計2.72萬億元,其中共有1131家A股上市公司出現高管減持現象,理由從“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質”到“從事慈善事業”,不一而足。當資本市場成為高管提款機,這就是一種財富再分配。

當然,更多的財富再分配體現在市場波動中。一個比較悲哀的事實是,2016年A股虧損股民比例高達73.2%,人均虧損50345元。

有人認為,A股市場長期波動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機構投資者,而散戶太多。這其實是因果倒置。因為缺少機構投資者、散戶太多,只是一種結果,根源則在于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欠缺。只有當投資功能跟上融資功能步伐,中國資本市場才能回到反映經濟表現的基本面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評論員傅克友 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表現的長期背離,是一個讓人疑竇叢生的現象。 就拿最新的經濟數據來說——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高達6.9%,是過去1年半以來的最高點,但從市場表現來看,A股這段時間反而萎靡不振。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一季度GDP環比增速僅為0.7%,同比增速也只有1.9%,但美股卻接連創出歷史新高。經濟學者姜超由此感嘆:我們家經濟反彈,別人家股市上漲。 這是個什么道理?人們常說資本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但A股市場的經濟反映功能卻常常是失靈的。 原因在哪里?資本市場是一個系統工程,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融資、投資、財富再分配、經濟反映等功能,這些功能相輔相成。資本市場的經濟反映功能失靈,可能是其他功能失調的結果。 先看融資功能。劉士余上任證監會主席后,IPO一直在加速,意味著融資功能在增強。截至目前今年證監會發審委已經通過140余家公司的首發申請,超過2016年全年一半。預計2017年全年核發IPO數量達500家,IPO融資額達3000億元。 IPO意味著擴大資本市場供給,但這本身不是問題,因為資本市場需要具備融資功能,也需要更多優秀公司來提升資本市場質量。何況,IPO也只是整個資本市場融資的一部分。2016年,A股有579家實施定向增發方案,融資金額超過1.5萬億元,大約是IPO規模的10倍。 有很多人相信,指數漲跌與新股發行節奏沒有必然聯系。但問題在于,投資者還不知道在新的一年里定向增發是不是繼續水漲船高。如果一方面IPO的“堰塞湖”在泄洪,另一方面定向增發并沒有收斂,那么無疑會帶來更大的市場壓力。 當然,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只是硬幣的一面,另一面是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如果投資功能配得上,也跟得上融資功能,那么倒也無傷大雅,甚至是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資本市場上的好公司越來越多,投資機會越來越多,投資者賺到的錢得越來越多,愿意進場的資本也會越來越多。 問題又在于,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跟不上融資功能的步伐,成了資本市場諸多功能中的短板,也制約了資本市場其他功能的實現。 4月結束,上市公司年報全部出爐,為審視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契機。眾所矚目的有兩個話題:一個是公司分紅;另一個是高管收入。 就前者而言,在A股3205家上市公司中,有2425家在2016年度中實施或披露分紅送轉方案,其中,2390份方案中含現金分紅,合計派現金額9648.74億元。有媒體歡呼,上市公司分紅熱情高漲! 但這種歡呼其實是廉價的,因為有46%的公司現金分紅每股不足1毛,有九成公司股息率跑不贏一年期定存。 上市公司分紅,可以看作資本市場投資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劉士余的說法,這是回報投資者的基本方式,是股份公司制度的應有之義,也是股票內在價值的源泉。這種投資功能,在A股市場其實是不足的。 投資功能的不足,更多地異化成了財富再分配功能。誠然,資本市場也需要財富再分配功能,沒有財富再分配就沒有資本市場,但它不應該削弱甚至傷害投資功能。 在某種程度上,高管收入也是資本市場財富再分配功能的一種體現。它不僅包括年薪,還包括分紅,以及通過減持帶來的收入。2016年共有30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超過800萬元,未必都是公司價值和貢獻增長的體現。 2016年末,兩市高管持股市值總計2.72萬億元,其中共有1131家A股上市公司出現高管減持現象,理由從“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質”到“從事慈善事業”,不一而足。當資本市場成為高管提款機,這就是一種財富再分配。 當然,更多的財富再分配體現在市場波動中。一個比較悲哀的事實是,2016年A股虧損股民比例高達73.2%,人均虧損50345元。 有人認為,A股市場長期波動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機構投資者,而散戶太多。這其實是因果倒置。因為缺少機構投資者、散戶太多,只是一種結果,根源則在于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欠缺。只有當投資功能跟上融資功能步伐,中國資本市場才能回到反映經濟表現的基本面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a√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2区3区乱码在线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2021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