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2 08:50:09
毋庸置疑的是,企業ABS 產品競爭激烈,新老面孔多有交替,比如今年一季度期間,國泰元鑫資管、江海證券、平安證券等進入前20名榜單中。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披露了最新的前20家資產證券化管理人已備案產品數量和規模排行榜。截至今年3月底,前20強共計發行407只產品,合計規模達5816.77億元,分別環比去年12月末增長了16.95%和22.47%。
仔細研究榜單,火山君發現德邦證券不論是在產品數量還是在產品規模上都高居榜首,再度蟬聯。令人驚訝的是,以前默默無聞的江海證券,在今年一季度狂飆突進,首次殺入20強。
毋庸置疑的是,企業ABS 產品競爭激烈,新老面孔多有交替,比如今年一季度期間,國泰元鑫資管、江海證券、平安證券等進入前20名榜單中。
德邦證券蟬聯榜首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前20強發行了407只產品,合計規模達到5816.77億元,分別環比去年12月末增長了16.95%和22.47%。
值得注意的是,協會副秘書長陳春艷近日在“2017年中國資產證券化行業年會”(以下稱ABS年會)上也披露了截至3月底協會出具備案確認函情況,即自企業資產證券化項目實施以來,共有107家機構備案了702只產品,規模達到8593.89億元。這也就意味著,不到兩成的機構,卻“拿走了”發行總數量的近六成和發行總規模的近七成,資源優勢明顯集中。
具體來看,發行數量前20強共計發行407只產品,環比去年12月末增長了16.95%。其中,德邦證券高居榜首,發行了53只產品,也是其中唯一一家發行數量過50只的機構;其次緊跟的是廣發資管和華泰資管,均發行了41只。另外,發行數量在20只以上的還有國金證券、恒泰證券、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和國泰君安資管。
若從產品數量增速來看,德邦證券仍居第一,相比去年末增加了15只,環比增長近40%。另外,招商資管、中信證券、華泰資管、中信建投增速也不容忽視,均在25%以上。
火山君還發現,產品數量前20強中,后5家每個季度末都會發生不小變化。去年末還在前20強的東證資管、光證資管和萬家共贏悄然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國泰元鑫資管、華福證券民生證券,其中,前兩者是首次出現在產品數量前20強之中。
拼完發行數量,再來看看發行規模。協會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前20強發行規模高達5816.77億元,環比去年12月末增長了22.47%,并且也是首次前20強各家規模均突破百億關口。
德邦證券在產品數量大增的情況下,發行規模大增自然也毫無懸念。截至3月末,德邦證券發行了989.11億元,直奔千億大關,較第二名的恒泰證券多出近560億元,這也坐穩了其在企業ABS發行規模“頭把交椅”的位置。第二梯隊的恒泰證券、華泰資管和中信證券,均在400億以上。
再以規模增速來看,德邦證券和華泰資管居前,分別較去年12月末增長了58.48%和38.99%,另外,招商資管和萬家共贏規模的增速也較高,均在20%以上。
江海證券:一季度新增近5倍
火山君注意到,在協會發布的前20強名單中,新老面孔微有調整。
國泰元鑫資管和華福證券是首次進入備案產品數量前20名。截至3月末,國泰元鑫資管發行了10只產品,而根據CNABS數據顯示,這10產品合計規模達74.68億元。華福證券則比國泰元鑫資管少1只,共發行了9只產品,雖然說這是華福證券在發行產品數量上首次進入前20,但其在去年9月末就已現身產品規模前20之中,截至今年3月末,華福證券發行ABS產品規模達到135.65億元。
平安證券和江海證券是首次進入已備案產品規模前20,截至3月末,二者分別發行了129 .46億元和301.88億元,其中江海股份引起了火山君的注意。
火山君從CNABS查閱到,江海證券共計發行了6只產品,合計規模301.88億元。其中有4只產品均是在今年一季度發行,基礎資產均為信托收益權,而且單只產品規模龐大,合計250.08億元,如此計算,江海證券一季度較于去年12月末大增482.8%。換而言之,也就是增長近5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