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09 21:34:54
自2014年11月,企業資產證券化項目實施備案制以來,其擴張的速度絕對堪稱朝陽行業!看完數據,火山君(huoshan5188)都有點傻眼了,企業ABS這簡直就是坐火箭的速度喲!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自2014年11月,企業資產證券化項目實施備案制以來,其擴張的速度絕對堪稱朝陽行業!
每個季度,企業ABS(ABS意指資產證券化)披露的數據簡直震驚周遭的吃瓜群眾。
這不,在剛剛結束的“2017年中國資產證券化行業年會”上,基金業協會備案制實施兩年多以來的詳細數據。
看完數據,火山君(huoshan5188)都有點傻眼了,企業ABS這簡直就是坐火箭的速度喲!
小伙伴先來一睹為快吧!
備案規模近8600億元
ABS發行節奏,簡直讓火山君驚呆了!
今年一季度,ABS一級市場共發行項目104只,發行金額總計為1918億元,同比增長達98%。其中,一季度的企業ABS增長迅猛,發行了81只項目不說,發行量高達1124億元,占ABS總發行金額的58.6%。
這也意味著今年一季度,企業ABS的發行總額接近2015年一季度發行總額的7倍,近2016全年的2倍。
那么,自2014年11月實施企業ABS備案制以來,這個節奏恐怕更是驚呆一群小伙伴!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年中國資產證券化行業年會上”,這一答案得以最終揭曉。
中國基金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春艷表示,自實施備案制以來截至2017年3月31日,共有107家機構報送了720只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總發行規模8905.24億元,其中出具備案確認函的產品702只,涉及107家機構,規模達8593.89億元。
具體來看,上述涉及產品平均規模在12億元左右,發行規模區間在5億元至15億元;產品期限平均約4年,產品發行利率平均區間在4%~6%。
當然,上述說的都是“平均”,若要從最大和最小來看,相差那是相當懸殊。如目前發行規模最大的達134.5億元,最小的僅有0.3億元;期限最長的32年(384個月),最短的才5個月;發行利率最高可達12%,最低的才只有2.31%。陳春艷進一步表示。
企業ABS最適合基礎資產:融資租賃類
毫無疑問,資產證券化的核心和重點是基礎資產,那么已實施備案的企業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中,誰成為當中的NO1,誰又最適合作為基礎類資產?
據了解,基金業協會也對目前已備案的資產支持證券產品的基礎資產類型進行了統計和總結。
按照基礎資產來分類,信托受益權類、融資租賃類、小額貸款類、公共事業收費權類、企業應收款和不動產類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占據絕對比例,達到84.68%,構成了整個企業abs的大的基礎。
信托受益權產品數量和規模在2016年均出現迅速增長趨勢,一躍成為總規模最大的一類產品。目前底層資產中銀行委貸、商業匯票等需求增加,而其主要增長點是銀行資產出表需求,同時也出現一些收費權、房地產類reits等項目套用一層信托結構為自身增信的信托受益權模式而使得信托受益權產品大增。
不過就這6大基礎資產而言,陳春艷則認為,融資租賃債權不僅產品發行比較快,而且是非常適合做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融資租賃債權資產證券化業務模式成熟穩定,是融資租賃企業盤活現有租賃資產、調整負債結構等的新的可選融資渠道,優勢主要體現在應收融資租賃款為可預測的較穩定的現金流,而且原始收益率大都超過資產證券化優先級收益率等”,陳春艷補充到。
PPP+ABS創新趨勢可期
PPP項目資產證券化自去年末以來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于近期完成了首批4單項目的實質落地,自然少不了成為討論的話題。
據了解,目前完成備案的4單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總規模達27.14億元,基礎資產類型分別為BOT隧道項目合同收益權、供熱收費權、污水處理收費權,期限最短6年,最長18年。
“目前PPP項目的類別是非常相近的,產品也是比較成熟的,在2017年推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是我們的一個發展方向,我們認為PPP+ABS產品創新趨勢前景可期待”,陳春艷表示到。
其又具體介紹了產品創新趨勢,比如環保、交通運輸、市政工程是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熱門行業方向;收費收益權資產證券化是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首要基礎資產;她還強調項目公司股權證券化也是可以作為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未來發展類型。
不得不說,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在眾人的關注下確實猶如蓄勢待發,但是也不得不承認PPP+ABS還是存在問題和障礙,任重而道遠。陳春艷也直面細數了5大問題。如有PPP項目期限較長,資金配比難度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系;符合條件的優質PPP項目較少,建議介入項目早期培育;市場化的增信措施產品評級問題;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投資者結構亟待改善;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的操作細則尚未出臺,相關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