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資訊

每經網首頁 > 資訊 > 正文

新三板做市業務增量放緩 少數券商疑似停滯

證券時報 2017-02-14 10:29:43

新春伊始,券商新三板業務部門陷入裁撤風波,后被否認。但去年以來券商的新三板做市業務到底經歷了什么?

新春伊始,券商新三板業務部門陷入裁撤風波,后被否認。但去年以來券商的新三板做市業務到底經歷了什么?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單純做市業務一項,已有不少券商近半年來幾乎無新增做市項目,其中在新三板做市股票總量一項排名靠前的中泰證券、上海證券等,自去年10月份以來,新增做市股票寥寥,業務增速大幅下滑,更有諸如華福證券、世紀證券等新增做市股票總量持續半年多為零,業務疑似停滯。

不過,券商針對新三板做市業務的策略似乎出現了分化,在低迷行情之下,亦有九州證券、國泰君安、第一創業等在去年7月份以來持續發力,新增做市股票數量位列行業前三。

中泰證券4個多月

僅新增1只做市股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從2014年8月份以來,做市股票數量排名中,位列前十的券商分別為廣州證券、興業證券、中泰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上海證券、光大證券、九州證券、長江證券、天風證券、國泰君安和中山證券。10家做市商做市股票總量分別為:295只、289只、289只、269只、251只、236只、231只、230只、228只、223只和217只。

不過即便是榜中十強,部分券商后勁已明顯不足,尤其在去年下半年以來,做市業務發展速度開始大幅放緩,其中最明顯的為中泰證券和上海證券。

記者從東方財富choice調取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份至今,4個多月的時間內,做市股票總量289只的中泰證券僅新增1只做市股;而在做市股票總量排名中位列第5位的上海證券,也僅新增了4只做市股。

中泰證券在目前開展做市業務的90家券商中,以做市商做市股票總量289只位列第二。但去年下半年以來,其做市業務增量開始放緩,7月初至今僅新增12只做市股,其中10月份之后僅新增了1只做市股。更詳細的數據顯示,中泰證券最后新增的一只做市股票為約伴旅游,2016年11月1日,中泰證券開始為其做市,而在之前的10月份,中泰證券未新增一只做市股。進入2017年以來,中泰證券亦再無新增做市股票。

上海證券做市業務節奏明顯放緩亦是在去年7月份之后。統計數據顯示,去年7月份至今,超過7個月的時間內,上海證券僅新增8只做市股票。而在去年上半年,該家券商6個月內新增做市股票數量為53只。截至目前,上海證券做市股票總量為251只,在做市商中排名第5位。

實際上,除了中泰證券和上海證券之外,多家券商做市股票總量增速都顯著放緩。其中,曾在2015年12月突然新增超100只做市股,并一躍升至榜首的廣州證券,去年1月份至今僅新增63只做市股,在去年初至今做市股票新增總量排名中位列第25位。

一批中小券商

做市業務疑似停滯

除了上述排名在前十的幾家做市大戶業務出現明顯收縮之外,招商證券、中投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等大券商的做市業務也開始出現大幅放緩跡象。其中,招商證券、中投證券兩家券商去年10月份以來僅新增4只做市股,海通證券僅新增2只,國信證券僅新增3只。上述4家券商的做市股票總量為175、174、173和146只。

除此之外,亦有做市股票總量排名在30多的券商,去年7月份至今新增做市股票總量幾近為0,業務疑似停滯。這兩家券商分別為華福證券和世紀證券,自去年7月份之后再無新增做市股票。其中,華福證券新增的最后一只做市股票為三椒口腔,做市起始日為2016年6月27日;而世紀證券于2016年4月1日開始為點擊網絡、國科海博股票做市,之后再無新增做市股票。從去年4月1日算起,截至目前,世紀證券新增做市業務已停滯10個多月。

策略分化:

少數券商仍在發力

在新三板做市指數持續低迷,多數做市商盈利陷入困境的情況下,選擇放緩腳步甚至停止增量亦為券商在新三板業務方面的正常策略抉擇。不過,亦有類似九州證券、國泰君安、第一創業等做市商去年7月份以來仍舊在發力。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至今新增做市股票數量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為:九州證券、聯訊證券、申萬宏源證券、興業證券、中山證券、長江證券、天風證券、國海證券、東莞證券以及廣發證券,10家做市商去年以來新增股票數量分別為:174只、144只、142只、134只、125只、117只、109只、104只、104只以及98只,其中九州證券增量遠遠高于其他券商。

去年7月份是更明顯的做市商策略分化點。在去年7月份至今新增做市股票數量榜單中,進入前十的券商分別為九州證券、國泰君安、第一創業、興業證券、中山證券、東北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證券、長江證券以及天風證券。其中,九州證券新增做市股票數量為57只,國泰君安新增做市股票數量為56只。

做市業務增量為何放緩

一位大型券商新三板做市業務負責人表示,整體上看券商的新三板做市業務的確是放緩的,“一方面券商之前做得多的,目前浮虧較多,壓力也大;另一方面,做市商能夠提供做市服務的掛牌企業數量少了,部分好的企業不愿讓券商做市,差的企業券商也不愿意提供做市服務。”

而針對券商做市業務增量出現的差異,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中泰證券和上海證券屬于此前做市的股票數量比較多的類型,后來新增做市項目的確少了很多;而第一創業是剛開展做市業務不久,所以增量多;國泰君安因為此前做市業務停了幾個月,后面新增的就相對多了。每家情況各不相同。”

針對今年的新三板做市業務,上述負責人表示,因為2016年做市業務還是有盈利的,所以今年的資金投入規模不會縮減,還會維持正常水平。

另一家新增做市業務在明顯放緩的大型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場層面的因素占主導,新三板企業去排隊IPO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部分新三板企業從做市狀態直接進入上市輔導期后,正在面臨涉及國有股轉持的政策問題。

據上述新三板業務負責人介紹,根據2009年6月19日頒布的94號文(《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規定,國有企業持有掛牌公司股份的,將按照發行數量的10%劃轉給社保基金,由于大部分做市券商的屬性是國有企業,因此相關券商持股也面臨著劃轉要求。

“這意味著,一旦做市商被認定為國有企業,且在企業擬IPO時作為股東出現,其所持股份必須履行上述轉持義務。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國有做市商股票挑好了,但到了摘果子的時候,就得退出來。”他表示。

 
責編 曾艷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做市業務 增量放緩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天天综合网久久网亚洲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图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乱码免费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