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14 00:00:55
金盾股份并不滿足于原有主營業務帶來的業績,其在公告中表示,2016年10月,金盾股份擬作價22億元并購兩家公司,切入軍工領域。“注入優質資產,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是金盾股份此次重組的首要目的。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楊 軍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楊 軍
2月12日晚,金盾股份(300411,SZ)公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其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3.44億元,同比增長2.47%;凈利4265.5萬元,同比下滑0.59%。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元。此外,金盾預計2017年一季度凈利為576.02萬~603.45萬元,同比增長5%~10%。
據披露,金盾股份的主營業務專注于從事地鐵、隧道、核電、船用、民用與工業等領域風機、消聲器、風閥等通風系統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然而,金盾股份并不滿足于原有主營業務帶來的業績,其在公告中表示,進入資本市場后,公司在各方面發展面臨著更大的挑戰,2016年10月,金盾股份擬作價22億元并購兩家公司,切入軍工領域。“注入優質資產,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是金盾股份此次重組的首要目的。
地鐵類銷售收入占主導
2016年年報顯示,金盾股份在地鐵、隧道領域繼續保持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優勢,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其中,地鐵類銷售收入1.99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57.84%;隧道類銷售收入5923.49萬元,占總營業收入的17.23%,民用與工業類銷售收入7374.99萬元,占總營業收入的21.45%,核電領域實現銷售收入904.27萬元,占總營業收入的2.63%。從市場格局來看,目前金盾股份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其中2016年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占比達到了41.30%。
為了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金盾股份開始謀求外延式擴張,希望通過并購注入優質資產,帶動公司的業績增長。
金盾股份此前公告稱,2016年10月,其擬作價22億元并購兩家公司,通過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江陰市中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強科技)100%股權及浙江紅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紅相科技)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01662.5萬元。
高價并購遭深交所問詢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收購的這兩家標的企業,金盾股份都給出了高溢價,其中,紅相科技預估值為116032.00萬元,增值率為624.20%;中強科技預估值為105891.90萬元,增值率為3411.98%。
而與高溢價對應的是兩家公司給出了較高的業績承諾。其中,紅相科技利潤承諾期(即2016~2019年)應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不低于5000萬元、7500萬元、9375萬元、11720萬元;中強科技利潤承諾期(即2016~2020年)應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不低于3500萬元、7000萬元、9450萬元、12757.5萬元、17222.63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紅相科技是一家專注于紅外熱像、紫外成像、氣體成像技術的創新和產業化的公司,其產品應用于電力、國防、視頻監控、工業、能源、汽車等領域。中強科技從事軍用偽裝遮障、偽裝涂料和數碼迷彩作業系統的武器裝備項目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
而對于這次收購,深交所先后發來了兩份問詢函,就金盾股份對估值的合理性以及兩家標的企業的公司情況等問題進行了問詢。
金盾股份在回復中表示,紅相科技所處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中的紅外熱像儀行業以及中強科技所在的軍工領域近年來都迎來了比較好的發展契機,且結合兩家企業的競爭優勢和在手訂單情況,認為此次并購對標的企業的估值相對合理。
不過,對于金盾股份從傳統的通風系統裝備轉行到軍工制造領域,中略資本創始合伙人高健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軍工行業受益于軍民融合的產業政策,但上市公司轉型軍工制造領域大多是涉軍工領域,并沒有進入到核心軍工資產。對并購軍工資產的上市企業而言,最核心的挑戰在于把軍工資產裝入上市公司,能否和原有的業務協同發展。軍工資產的長期盈利能力還有待驗證的,雖然目前軍工資產的估值率高,但由于估值高,很多上市企業要求以高業績回報高估值,因而軍工類資產能否長期高速增長回報上市公司,仍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