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26 16:18:10
本輪提價的產品主要包括此前尚未提價的系列,“一是因為原料等成本確實在漲,二就是價格還是偏低”。
每經編輯|沈溦
每經記者 沈溦
繼會稽山決定上調部分黃酒產品價格后,近日又有消息傳出,國內黃酒龍頭古越龍山也將迎來新一輪提價。
據《酒業家》報道,古越龍山決定自2017年2月15日起上調產品價格。本次提價產品共計36款,提價幅度8%~15%不等。首批將對十年陳釀紹興花雕酒四款產品提價15.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16年初起到現在,包括古越龍山、會稽山等多家紹興黃酒企業已經歷多輪產品提價。古越龍山董秘周英娟對記者表示,本輪提價的產品主要包括此前尚未提價的系列,“一是因為原料等成本確實在漲,二就是價格還是偏低”。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認為,相比過去白酒品牌的快速提升發展,中國黃酒的發展始終未能走出固有的區域規模,導致目前行業整體價格偏低,毛利偏低,品牌擴張受到桎梏。同時伴隨著陽澄湖大閘蟹的全國推廣、健康養生等概念的普及,相對來說黃酒正面臨發展契機,多家大型黃酒企業持續提價是行業進取的表現,通過增收盈利來做大品牌。
黃酒全面漲價
實際上,近年來伴隨著古越龍山收購女兒紅,會稽山收購唐宋酒業和烏氈帽酒業,金楓酒業收購白塔酒業,經歷一輪兼并的黃酒產業品牌集聚度不斷提升。從2016年初開始,由古越龍山帶頭,黃酒行業經歷了多次漲價。著名黃酒專家沈振昌也曾在此前的采訪中對記者表示,黃酒的價格遠未能匹配品牌價值,2016年中國黃酒產品提價將進入常態化。
據了解,2016年3月31日,黃酒龍頭企業古越龍山發布公告稱,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和公司產品的供求狀況,公司于當年3月15日起陸續上調部分產品的價格。漲價幅度為5%~14%。
2016年5月起,古越龍山對旗下全資子公司女兒紅釀酒公司旗下五年陳系列及以下大眾化產品,提價5%;五年陳以上到十年陳系列提價10%;部分定牌產品提價15%。
加上本輪提價的部分產品,短短一年內,古越龍山旗下產品幾乎實現全面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黃酒類上市公司會稽山也曾分別于2016年5月和12月宣布上調旗下部分黃酒產品的價格。對包括純正五年系列產品、部分普通壇酒、東風系列壺裝黃酒產品、東風系列糟燒白酒產品、陳年酒系列產品提價5%~11%不等。其中,兩次都有純正五年系列產品
東興證券之前發布的研報認為,國內黃酒行業在2016年連續提價,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黃酒的盈利能力,緩解黃酒長期低價、低毛利率、低凈利率的局面,同時增強經銷商利潤,提升經銷商的積極性。
業內人士指出,要想謀求黃酒突圍,集體提價確實可以算作一種產業創新,對整個黃酒產業是有益的。朱丹蓬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提價的意義不僅在于提升企業的盈利,在做大盈利的了之后,后續如何吸引關注,做大品牌才是真正做大黃酒產業的關鍵。
黃酒格局將進一步變化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盡管經歷一輪漲價潮,但從古越龍山的業績看,截至2016年三季度,漲價并未能為企業盈利能力帶來實質性改善。
古越龍山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96億元,同比增加12.35%。
然而提價卻未反映到財報里:第三季度單季毛利率不升反降,僅為31.56%,同比(34.79%)環比(34.74%)均下滑。
不過也有相關業內人士指出,古越龍山漲價早有傳聞,不排除經銷商提前備貨打款,大量多年陳高價酒被提前進貨,導致提價效果未能立竿見影。
朱丹蓬則指出,黃酒提價的意義并不能通過單一節點評論,提價一方面提升了黃酒關注度,另一方面提升企業整體利潤,有利于打造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從長遠來看意義重大。
此外,除了在價格上進行突破外,近年以來,黃酒企業的并購、轉型步伐也在進行中。2016年6月8日,證監會對會稽山定增方案予以批復,其擬募集資金用于對唐宋酒業和烏氈帽兩家黃酒生產企業收購。該舉措也被業界解讀為,加速了黃酒行業的集中度。
2017年1月4日,會稽山又以1.61億元的價格拍得塔牌紹興酒14.78%的股權,東興證券研報指出,從浙江黃酒乃至全國黃酒格局而言,黃酒企業的內部并購有利于降低黃酒企業之間的低價競爭,從競爭到有合作基礎。
2016年12月26日,同為黃酒第一梯隊行業中的金楓酒業發布關于投資設立上海楓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告。公告稱,新公司將通過供應鏈扁平化,調整金楓酒業現有的銷售體系,消除中間環節對產品定位、價格管理、促銷執行的執行偏差,降低流通成本,加快產品的流通渠道的銷售循環,增長企業對渠道的控制力。
業內人士指出,黃酒行業一向是被忽視的行業,如何解決價低問題,解決營銷問題,推進集中度的完成,將是黃酒行業大發展的關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