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24 23:39:41
近日,多家上市券商發布了業績預報或業績快報。數據顯示,相比2015年度,2016年度上市券商的凈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有些同比下滑的最大幅度預計在75%。券商業轉冷了嗎?
每經記者 楊敬堯 每經編輯 張海妮
近日,多家上市券商發布了業績預報或業績快報。數據顯示,相比2015年度,2016年度上市券商的凈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有些同比下滑的最大幅度預計在75%。券商業轉冷了嗎?
最多下滑75%
中國人民銀行2017年1月22日公布的《2016年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顯示,2016年股票市場主要指數先下后上,整體下跌,成交量明顯下降。上證綜指年初開盤于3536點,一度跌至2638點,年末收于3103點,較上年末下跌12.31%;深證成指開盤于12650點,一度下跌至8986點,年末收于10177點,較上年末下跌19.64%。兩市全年成交額為127.8萬億元,同比下降50.01%。在交易量飛速下降后,最受影響的莫過于券商。眾多上市券商也于近日發布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多家券商凈利潤接近腰斬。
西南證券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據初步測算,預計2016年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5%~75%。西南證券表示,受宏觀經濟復蘇緩慢及A股市場整體下跌的影響,投資者心態趨于謹慎,2016年度兩市成交量較2015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萎縮,公司經紀業務、自營業務等實現的凈收入同比減少,全年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15年度有所下降。
海通證券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營業利潤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15年同期分別減少49.53%、49.24%。
招商證券發布的業績預告則預計2016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并數據)與2015年同期相比將減少40%~60%。對此招商證券表示,2016年A股市場和債券市場指數均震蕩下跌,股票市場交易活躍度同比大幅下降,受市場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的證券經紀業務、自營投資業務收入均較2015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下降。
而行業龍頭中信證券近日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380.01億元,同比下滑32.16%;實現凈利潤103.68億元,相對2015年的凈利潤198億元減少94.32億元。據中信證券財報顯示,2015年中信證券手續費及傭金收入342.53億元,占公司整體收入的61.15%。2016年,A股市場震蕩調整,滬深兩市成交量較2015年同期大幅下降,傭金費率持續下滑成為中信證券2016年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光大證券日前發布的2016年業績預告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91.72億元,同比下滑44.65%;實現凈利潤30.73億元,同比減少59.82%,而2015年公司實現凈利潤76.47億元。光大證券認為,2016年證券市場整體較為低迷,上證綜指持續震蕩下行,兩市股基交易量大幅下降。資本市場股債齊跌、交易量萎縮,是公司業績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據證監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11月,股票市場日均成交量為5903.93億元,較2015年同期的7929.92億元下跌近四分之一,不只是光大證券,其他券商2016年的凈利潤也大幅度下降。
興業證券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6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或將減少45%~ 55%。興業證券表示,2016年受資本市場行情波動和證券交易量大幅萎縮、傭金費率下降等因素影響,公司經紀業務、信用交易業務、證券投資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下降,并且為及時反映欣泰電氣欺詐發行事件對公司經營業績可能造成的影響,公司出于謹慎性原則,于2016年度計提了欣泰電氣欺詐發行先行賠付預計負債,導致公司2016年度凈利潤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除了A股,在港交所上市的國聯證券也發布了盈利預告顯示,公司利潤同比下滑59.52%。目前已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券商無一實現營收增長,交易量下降,傭金費用降低,靠天吃飯的券商行業要轉冷了嗎?
券商抗風險能力提高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25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751.55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2447.63億元,124家公司實現盈利。2014年數據顯示,120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02.84億元,實現凈利潤965.54億元,119家公司實現盈利。
歷史數據顯示,2007年創出行業凈利潤1307億元的歷史最好水平之后,我國證券行業凈利潤水平呈現較大波動。2008年凈利潤為482億元;2009年出現回暖,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52.79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933.55億元;隨后便逐年下滑,行業凈利不斷收窄,2010年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11億元,實現凈利潤775.6億元;隨后在2011年達到最低,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59.50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393.77億元。
如果按業績快報估算,2016年證券公司收入仍將高于2014年,為歷史次高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某大型券商行業分析師進行了采訪,他表示,和歷史情況來比,2016年仍然是除2015年以外的歷史最好業績,需要長遠來看行業的發展。券商行業明顯是上了一個臺階的。這一輪牛熊轉換的業績下滑和過去有什么區別?他表示目前券商的盈利結構已經明顯優化了,過去主要就是經紀業務,現在券商的經紀、投行及信用業務和資管業務變化越來越多端,收入結構得到了明顯的優化。
2016年IPO數量明顯增加,為何沒有挽救券商的利潤下滑境況呢?上述分析師表示,現在說的都是大投行,IPO業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還包括再融資等其他業務,2016年投行業務的收入有一個小幅的增長,但是收入的增加應該是在2017年。“如果說券商的‘寒冬’,2016年應該就已經是了。對于一般經紀業務來說,‘寒冬’早就到來了,不過隨著結構優化,就算是‘寒冬’也將會過去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