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9 01:13:51
新能源發電行業,正逐步走出寒冬。國家發改委12月19日對外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資約2.5萬億元,比“十二五”期間增長近39%。政策的紅利,雖然很難在短期落實到具體一些企業之上,但行業轉暖已露曙光。
對于銀星能源(000862,SZ)來說,受“限電”影響,公司在2015年和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出現了虧損。但具體來看,公司的經營在微觀上已經開始有了改善。
12月20日,公司非公開發行獲得證監會核準批復。這次定增,對于銀星能源來說是公司近兩年來的一個工作重點,公司擬通過募集資金新建項目,借以提高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在業績方面,今年以來,銀星能源也是持續向好,雖然一季度虧損嚴重,但二、三季度分別實現了盈利。
銀星能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限電”緩解和公司多方面的減虧措施落到到位,公司的經營狀況在持續向好。
募資每年降低財務費用約5000萬元
在經歷了中途一次中止審查之后,銀星能源的定增獲得了證監會的核準批復。
根據銀星能源最新公布的定增預案,公司此次擬以不低于5.95元/股的價格,發行不超過19730.5萬股,募資資金不超過11.7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除了3.5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外,其余將分別投向銀星一井礦產壓覆區30MWp光伏電站項目、中寧長山頭99MW風電項目、吳忠太陽山50MW風電場項目。
作為一家致力于新能源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的企業,此次定增成功對于銀星能源進一步擴大資產和業務規模有著明顯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銀星能源此次重組始于2015年5月份。2015年5月21日,公司宣布停牌籌劃重大事項,隨后于當年8月18日發布重組預案。彼時的發行價格,不低于9.77元/股。
不過在2016年3月份,這次定增卻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當時,公司收到證監會就此次定增申請的反饋意見,因涉及發行底價調整,審批程序較長,銀星能源向證監會提交了中止審查申請。隨后,證監會中止審查。
“公司在4月下旬召開董事會,調整了非公開發行低價,并披露了股票攤薄即期回報及填補措施。并向國資委報送了非公開發行申請材料。”銀星能源在給媒體的采訪回復函中表示。
“定增的實施可以使公司在經營業績上有較大的改善。”銀星能源表示,隨著募集資金的到位,特別是流動資金用以償還貸款,不僅可以解決公司資金鏈緊張的問題,還可以降低公司的財務費用,據測算,每年可以降低財務費用約5000萬元。
另外,隨著募集資金的投入,還將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項目資金的置換,能夠大大提升項目的盈利,對公司經營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三季度實現扭虧為盈
然而此次定增的核準批復,對于銀星能源當前來說,還是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至少從財務報表上來看,銀星能源還需有其他更加直接有效的減虧手段。
作為新能源發電企業,銀星能源的經營時刻受到宏觀政策的影響。這也是該行業的一個顯著特點。
2015年,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增速放緩趨勢,致使寧夏和內蒙古兩地對區內新能源企業實施限制發電。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15年,寧夏棄風電量13.91億千瓦時、棄風率13%;內蒙古棄風電量91億千瓦時、棄風率18%。
受此影響,2015年,銀星能源實現營收12.1億元,凈利出現虧損,金額為1.17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虧損金額為4772萬元,尚未實現扭虧。
對于銀星能源來說,如何在行業不景氣之下展開自救實現盈利,成為公司今年以來重點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銀星能源在回復函中表示,針對問題,公司在多個方面做出了努力。
諸如公司制定了74項重點工作,每月按照各項工作完成進度逐項督辦考核;另外公司加強電量營銷,爭取交易電量,預計2016全年新能源發電交易電量3.35億千瓦時。
同時,銀星能源在費用上進行了一系列的精簡管理。如成立風電總公司,對風電產業進行“扁平化”管理,每年減少管理費用500萬元;加強嚴控各項成本支出,較年度預算減少支出1310萬元;根據制造業訂單情況實施彈性工作制,減少人工成本支出逾76萬元;出租和處置了一些閑置、低效資產,增加收入1869萬元。
另外銀星能源在業務上也進行了突破。這方面的工作包括開拓新能源裝備制造市場,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收益。2016年公司利用兩個月時間,完成30MWp光伏電站的設計、施工、安裝、調試及并網工作,年內預計實現收益900萬元。
在一系列的工作之下,銀星能源的業績也在今年二、三季度出現了好轉。今年一季度,銀星能源虧損7918萬元,二季度盈利689萬元,三季度盈利2458萬元。
與此同時,新能源發電行業也出現了回暖。如國家發改委12月19日對外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資約2.5萬億元,比“十二五”期間增長近39%。
2016年新能源發電行業限電有明顯好轉,預計2017年平均限電率將比2016年有所緩解。銀星能源表示,新能源發電限電率的不斷下降對公司新能源發電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改觀,同時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改善。文/秦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