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8 00:43:18
專家表示,11月匯率折算因素的影響為-317億美元(即45.9%),但未來美元指數繼續大幅上漲空間有限,季節性因素消退后,人民幣匯率有望階段性企穩,外儲下降壓力或將緩解。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昨日(12月7日),央行公布的11月外儲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中國11月外匯儲備為30516億美元,環比降低2.2%或690.57億美元,為今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降幅;以SDR計價,中國11月外匯儲備為22714.69億SDR,環比下降0.76%或173.08億SDR。
對此,有專家表示,11月外匯儲備較大幅度下降在預期之內。未來隨著季節性因素消退,外儲或將企穩。與此同時,以SDR計價的外匯儲備環比降幅遠遠小于以美元計價,這與人民幣近期對非美貨幣的相對強勢是相適應的。10月份,以SDR計價的外匯儲備甚至環比增加了29.84億SDR。
“由于外匯儲備的幣種構成多元化,統一以美元計價會受匯率波動的影響。”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表示,“我們估計11月匯率折算因素的影響為-317億美元(即45.9%)。”
新華社援引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的話稱,“11月我國資本流出略有增加,但總體可控,不存在較大的資本外流壓力。”
多因素致外儲下降
11月外儲數據公布后,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當天的答記者問中表示,從11月份的情況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美國大選后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總體呈現貶值、債券價格出現回調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下降。
“11月外儲較大幅度下降是在預期之內的。”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0月份人民幣貶值預期較為強烈,企業與居民購匯意愿較強,此外資本外流壓力也較大。正如外管局所言,央行對外匯市場也有干預,這一系列因素導致11月外匯儲備下降較多。
謝亞軒則表示,粗略估算,11月匯率折算因素的影響為-317億美元,如果扣除該因素,央行官方外匯儲備下降374億美元,10月該值下降168億美元。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也認為,11月美元大漲,非美貨幣普遍下跌。其中,歐元下跌3.4%,日元下跌9%。加之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匯率和資產價格變動帶來外儲下降300億美元左右。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12月7日表示,從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2.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3.由于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他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4.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反之亦然。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公布的多個亞洲國家的外匯儲備也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日本外匯儲備總額連續第二個月下降,至1.21929萬億美元,當月減幅約235億美元或1.89%。韓國央行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韓國外匯儲備為3719.9億美元,當月減少31.8億美元或0.85%。這是韓國外匯儲備連續第二個月減少,減幅創下16個月以來新高。
未來外儲壓力將緩解
11月以來,受美國經濟繼續向好、特朗普勝選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的預期進一步升溫,美元大幅走強,美元指數在月中一度升至102.05的十四年新高,11月單月美元指數上漲3.24%。全球主要非美貨幣幾乎全線下跌,但11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僅貶值1.69%,較其他非美貨幣堅挺許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央行副行長易綱在數日前的答記者問中表示,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征。他強調,盡管近期中國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
劉東亮指出,在特朗普正式推出大規模減稅和基建方案前,美元加息因素將繼續推動美元強勢;在其方案推出后,隨著赤字再度擴大,美元強勢將遭到削弱,但被削弱到何種程度則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要看特朗普的擴張性政策規模和美國經濟受到的提振程度。
謝亞軒則認為,12月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之后,美元可能階段性見頂。與此同時,外管局近期加強了人民幣對外凈支付的管理。外匯管理政策有針對性的完善,預計本月央行用在離岸市場的外匯儲備和央行外匯占款的規模將有望下降,資本外流壓力將有望緩解。
劉健認為,未來隨著季節性因素消退,外儲或將企穩。美聯儲議息會議臨近,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將于2017年1月上任,美元指數仍將維持強勢。中國春節等季節性因素及新的購匯額度生效,都可能對外儲構成壓力。但美元指數繼續大幅上漲空間有限,季節性因素消退后,人民幣匯率有望階段性企穩,外儲下降壓力或將緩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