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11-30 20:00:45
2016年向新三板企業發起并購的上市公司有3家是滬市A股公司;22家是深市A股公司,其中,3家是深市主板企業,7家為中小板企業,11家為創業板企業。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向新三板企業的并購占到了上市公司并購掛牌企業總數的72%,是并購大軍中的主力。
截至今年10月底,新三板重組并購交易總金額達334.92億元,遠超2015年全年。
11月23日,新三板智庫CEO徐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6年新三板重大并購的支付方式與2015年有了明顯變化,純股份支付的比例在下降,“股份+現金”的支付比重增加,同時,純現金支付的比重也在增大。
當日,第二屆新三板并購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徐舜在論壇上發布了由中國并購基金網、新三板智庫聯合編制的《2016新三板并購藍皮書》。據藍皮書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10月底,新三板重大資產重組并購交易(首次公告口徑)為111起,總金額達334.92億元,遠超2015年全年的67起數量及130.01億元的總交易金額。
今年出現的較為明顯的變化是,并購傾向于“股份+現金”支付和純現金支付。具體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純股份支付的交易有16起;“股份+現金”支付有36起,其中17起是新三板企業被并購,19起是新三板企業發起并購。被并購的交易中,“股份+現金”支付占到了被并購總交易數的36.17%;發起并購采用“股份+現金”支付方式的占到發起并購總數的29.69%。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純現金支付的交易有59起,約占全部并購的53%,其中掛牌公司發起并購交易中采用純現金支付方式的有29起,占發起并購總數的45.31%;被并購采用純現金支付的有30起,占被并購交易數的63.83%。掛牌公司發起并購采用純現金支付比例小于被并購交易中獲得純現金支付的比例。
“這說明,掛牌公司賣給非上市公司更傾向于‘拿錢走人’;掛牌公司賣給上市公司更傾向于分享上市公司后續股票上漲的收益;掛牌公司主動并購時,其新三板資本平臺的價值對非公眾公司的股東有一定的吸引力。”徐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創業板公司在并購新三板企業方面最為積極。2016年向新三板企業發起并購的上市公司有3家是滬市A股公司;22家是深市A股公司,其中,3家是深市主板企業,7家為中小板企業,11家為創業板企業。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向新三板企業的并購占到了上市公司并購掛牌企業總數的72%,是并購大軍中的主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