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16 08:54:47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近年來,烏鎮這個極具旅游特色的水鄉古鎮品牌價值不斷凸顯,而烏村亦不斷受到關注。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獲悉,上海一企業已經搶注了“烏村”酒類商標。
每經編輯|徐杰 張韻
備受關注的2016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今日(11月16日)上午于浙江烏鎮拉開帷幕,全球互聯網行業再次進入“烏鎮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除在烏鎮原有西柵會址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周邊多個供嘉賓開會和活動的地方,烏村新景區就是其中之一,桐鄉烏鎮“烏村”自今年春節開門迎客以來,受到游客的廣泛青睞。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近年來,烏鎮這個極具旅游特色的水鄉古鎮品牌價值不斷凸顯,而烏村亦不斷受到關注。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獲悉,上海一企業已經搶注了“烏村”酒類商標。
“烏村”酒類商標被注冊
11月15日,記者用“烏村”作為關鍵字商標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查詢,結果顯示,截至目前,以“烏村”為名稱的商標的申請記錄共有11個,其中有效商標數為10個,九成商標皆由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注冊使用。
但是,在去年5月25日,有一家上海企業向商標局申請名稱為“烏村”的第33類商標,即除啤酒以外的其他含酒精的飲料的商品。申請公司名稱為上海微凱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該商標于2016年4月27日通過審查并于7月28日下發注冊證書,使用期限至2026年7月27日到期。
工商注冊信息顯示,上海微凱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10日,注冊資金為50萬元,股東為兩位自然人。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上海微凱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擁有的商標品牌多達19個,其中就包括“烏村”,類別則包括新鮮蔬果、醫藥制品、服裝鞋帽、交通工具、日化用品、珠寶鐘表等。
記者于11月15日電話聯系了上海微凱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佰進,其表示,不存在搶注的情況,而是基于對古老與現代相結合的品牌價值的考慮。他說,“目前公司對于該注冊商標還在籌備期,因此在互聯網大會期間不會推出以烏村商標冠名的酒品牌產品。”
對此,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顧問邵云向告訴記者,目前尚不知曉其他企業注冊烏村商標的情況,但對于外地企業注冊本地方名稱商標的行為,他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第一,作為非烏村人、烏村產品及烏鎮村落的擁有者,在注冊商標時工商管理局商標局應該考慮到企業地址、地域、風貌等因素;
第二,作為商標申請企業來說,雖然注冊商標受到《商標法》的保護,但是從道義來講注冊者不可因品牌潛在效應捷足先登。
地域名稱溢出的經濟效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烏村”商標被搶注,究其原因是烏鎮品牌帶來的溢出價值。據了解,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與會的嘉賓將會來到烏村進行圓桌會議,部分嘉賓還將到民宿入住。
事實上,當地政府確定了“1個大烏鎮帶動16個小烏鎮”的全域旅游戰略。在此體系中,烏村具有轉型探索實驗的意義。“烏村是烏鎮古鎮旅游升級版的一次試驗。”《浙江日報》今年6月17日的報道指出。
當前,相關企業也在資本方面鼎力支持烏村項目快速投入運營。今年4月22日,中青旅發布的《控股子公司對外投資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互聯網大會服務設施和配套工程,計劃總投入16億元,資金來源為自籌、銀行貸款或其他方式解決。
根據公告,該項目由會議中心(包括報告廳、小劇場及各種大小會議室)、會展配套展廳、會議接待中心、會議度假酒店等構成。
中青旅在公告中表示,互聯網會展中心作為未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的主要場館及烏鎮景區承接會議、會展的主要場所,將進一步滿足烏鎮西柵日益增長的商務會議需求,提高烏鎮景區的商務會議接待能力和水平,對上市公司景區業務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另據中青旅2015年年報數據,2015年比鄰西柵的烏村項目建設完成,烏村項目是以“休閑度假村落”為定位打造的高端旅游生態度假區,可豐富景區的游覽項目、提高景區的接待能力,并提供186間客房,進一步滿足游客景區內過夜需求。
國金證券11月14日發布的研報顯示,烏村客流主要集中在周末,非周末客流約為30~50人/天,客群大部分是公司團體接待,周末最高峰能夠達到200人/天。按照門票客單價220元/人及住宿客單價600元/晚來測算,烏村2016年能夠實現0.15億元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嘉興格蘭制衣有限公司還擁有一個“烏鎮”牌商標,該企業前身是烏鎮第一家做服裝的鄉鎮企業。其公司負責人姚云飛去年向媒體表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烏鎮的美譽度又提高了一個檔次,作為與烏鎮同名的商標,其價值已經無估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