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15 01:00:02
上周五夜盤,商品期貨品種合約大面積“閃跌”,令市場驚魂未定。本周一,這種驚慌情緒繼續蔓延,盤中一度跌停的品種不在少數。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閃跌”背景下,再加上監管力度的加強,有大量品種持倉下降,資金流出,短期內市場熱情會慢慢降下來,部分投資者處于觀望狀態。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上周五(11月11日)夜盤商品期貨品種合約大面積“閃跌”,令市場驚魂未定。
本周一(11月14日),這種驚慌情緒繼續蔓延,盤中一度跌停的品種不在少數,高達十幾個。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閃跌”的背景下,再加上監管力度的加強,有大量品種持倉下降,資金流出,短期內市場的溫度會慢慢降下來,這也體現出部分市場資金的觀望情緒。
焦煤焦炭等仍維持人氣
承接上周五夜盤的驚悚,本周一開盤,商品期貨市場就有些不淡定。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鄭州期貨交易所品種中,PTA主力合約沖高回落,收盤跌幅5.69%;鄭棉截至收盤跌幅4.34%;表現糟糕的還有菜油(跌幅3.75%)、玻璃主力合約(跌幅3.25%)等。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品種中,丙烯、豆一、棕櫚油、乙烯主力合約統統跌停,另外豆油主力合約盤中跌停,收盤時跌幅4.28%,豆粕跌幅4.21%,雞蛋跌幅3.61%。
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品種中,瀝青主力合約盤中多次觸及跌停;白銀跌幅6.02%;橡膠跌幅4.37%;其他跌幅較大的還有滬錫(跌幅3.78%)、黃金(跌幅3.35%)、螺紋鋼(跌幅3.22%)、滬鎳主力合約(跌幅3.22%)等等。
上周五夜盤“閃跌”主角滬銅主力合約下跌2.53%,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滬鋅、滬鉛、滬鋁,以及焦煤、鐵礦石、焦炭主力合約等仍維持著人氣,沒有出現崩潰。
混沌天成多空搖擺
席位方面,以滬銅來看,CU1701的表現值得玩味。據上海期貨交易所提供的數據顯示,11月14日,CU1701合約成交金額3010.49億元,持倉量24.93萬手,全天成交量131.94萬手。
在持有多單席位中,方正中期席位位列第一,持有8474手多單,上海東亞席位、永安期貨席位、中信期貨席位緊隨其后。再看空單持有席位。金瑞期貨席位還是首當其沖,持有賣單1.42萬手,將其他席位遠遠甩在身后。金瑞期貨席位在CU1701合約中的空單數量一直居高不下,無論漲跌。分析人士認為,這極有可能與套期保值有關。
相比金瑞期貨席位的“穩如泰山”,混沌天成席位的“左顧右盼”顯得頗有故事性。
記者注意到,就在11月7日,混沌天成尚未出現在上海期貨交易所盤后發布的的席位名單上,但11月8日混沌天成席位亮相,在CU1701合約的持賣單席位中居第三,當天該席位加碼5190手空單,總持倉5191手空單。
回顧盤面,11月8日看起來正好形成11月7日上漲之后的“上漲中繼”,混沌天成席位這一次的押空,隨后就讓其大跌眼鏡。
11月9日,CU1701合約繼續上攻,漲幅3.05%。盤后數據顯示,混沌天成席位反應頗為迅速,已然平掉了手中的空單,并反手加碼3920手多單,致其當日的持有多單數量達到4478手,位列多單排位第六。
到了11月10日收盤,記者看到,靈活多變的混沌天成席位再一次轉換陣營,當天加碼4337手空單,一口氣躋身空單持有者前五,其持有的多單已然不見。不過11月11日CU1701合約大漲8.68%,顯然混沌天成席位再一次看錯了方向。不過這一次,混沌天成席位并沒有挪動自己的部位,11月11日收盤后的數據顯示,該席位保持空單,甚至還額外加了469手空單,當天收盤總計空單4826手。但遺憾的是,11月11日夜盤,CU1701合約開盤即沖擊漲停,11月14日收盤下跌2.53%。從交易所發布的11月14日盤后數據來看,混沌天成席位仍然持有4827手空單。后續究竟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分析師:閃跌主要是“漲多了”
對于近日來期貨市場的表現,《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了興證期貨高級研究員施海。他表示,11月11日商品期貨夜盤出現“閃跌”的原因較多,最主要還是“漲多了”。
“首先,盤面看很多品種就是漲多了,原來是貼水的變成升水,而且升水幅度都很大,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由于有大量資金涌入,成交量放大,監管層面可能認為交易規模或者投機氛圍有點過熱,這從交易所趨嚴的政策可以看得出來;還有一個比較次要的因素,就是夜盤不如白天那么活躍,流動性相對弱一些的情況下,突然有大量多頭平倉,沒有那么多承接盤,更容易產生連鎖反應。”
施海表示,目前很多品種的持倉量都大幅下降,說明場內資金離場,而這些資金可能是比較激進的資金,短期內后續商品期貨市場成交量、成交額等可以預見都會慢慢降下來,即市場自己也會降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