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14 22:19:30
A股走勢雖不錯,但其實壓力重重。該壓力應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經濟回升勢頭不明顯,二是人民幣匯率走低及通脹預期導致資金利率趨升。
每經編輯 鄭步春
在人民幣匯率走低、商品殺跌的背景下,周一A股低開高走,收盤時小有上漲。上證綜指收盤上漲0.45%至3210.37點,深證綜指漲0.30%至2114.30點,其余股指漲幅差不多。由盤面看,有色、地產、黃金等板塊相對弱些,券商等表現尚可。
在備受關注的商品期貨方面,若以各品種主力合約計,國內三大期貨交易所收盤時跌停的有:瀝青、白銀、菜粕、甲醇、聚丙烯、黃大豆1號、棕櫚油、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共計八個品種,而上漲的是焦煤、鐵礦石等十來個品種。
我昨晚在每經投資寶微信(ID:mjtzb2)上說,商品缺乏連續下跌基礎,目前看情況應該正是這樣的。雖然多數商品期貨的K線是大陰線,跌停的也不少,但實際上周一商品期貨并沒有怎么跌,至少是不能算跌得很慘的。
考慮到許多股民也許沒玩過期貨,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國內夜盤與次日白天盤是屬于“同一根K線”的。因此,就算部分品種周一走平,但只要上周五夜間是慘跌的,周一的K線仍會難看。以滬銅、滬鎳為例,明明周一是上漲的,但上周五夜間是大跌的,所以K線仍是大陰線。
還有, 國內期貨部分品種是沒有夜盤的(如雞蛋品種),所以就“逃過了”上周五夜間的慘跌,這部分品種周一的補跌壓根就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了,或者說這也是僅僅反映了上周五的盤面。
A股走勢雖不錯,但其實壓力重重。該壓力應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經濟回升勢頭不明顯,二是人民幣匯率走低及通脹預期導致資金利率趨升。
今日統計局公布,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6.1%,增速持平于9月,但微不如預期的6.2%;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10.0%,9月數據及預期均為10.7%;前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8.3%,略高于預期及9月的8.2%。雖然前期公布的PMI指數不錯,但個人認為經濟回升其實并不太明顯。
人民幣中間價今日下調176點至6.8291。人民幣匯率走低會導致進口成本增加,進而增加通脹壓力。另外,就國內商品期貨走勢看,正如上文所述,我暫時還沒看到徹底轉勢的證據,所以我們央行恐怕很難“適度寬松”了。
操作方面,雖然股指始終不錯,但我仍不建議投資者過度參與,甚至應逢高減倉,不必被盤面表像所迷惑,應相信客觀經濟規律最終會起作用。其實依我看來,單憑國債及國債期貨都跌這個事實,投資者就應該謹慎了。
(鄭步春)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或搜索微信號:mjtzb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