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11-03 10:43:14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萬能險結算利率下調次數最多的達5次,結算利率下調幅度最大的達2.2個百分點。一邊是萬能險的實際結算利率在下降,一邊是險企主動調低萬能險預期收益率,為未來投資減壓。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低利率環境遲早要來,保險公司對利率變化的影響應有充分認識,并提前應對。停止銷售一批高收益率產品,推出收益率較低的新產品或將是大勢所趨。
業內認為,萬能險調低預期收益率是大趨勢,保險公司要么調低現有產品收益率,要么推出新產品。
“溫馨提示:自**月**日起,我行代銷的**保險產品兩年期保證收益將從4.7%左右調整至4.3%左右(只針對新辦理客戶,已辦理該產品客戶保持原定收益不變)。請需要購買該產品的客戶抓緊時機購買。”
幾天前,《證券日報》記者收到某大型商業銀行發來的短信提示。
記者對今年1-8月份的萬能險保費收入排名前五位險企的178款萬能險產品9月份結算利率統計發現,有部分產品出現明顯下降。其中,今年萬能險結算利率下調次數最多的達5次,結算利率下調幅度最大的達2.2個百分點。
一邊是萬能險的實際結算利率在下降,一邊是險企主動調低萬能險預期收益率,為未來投資減壓。過于依賴利差的盈利模式,在逐漸走低的利率環境下,使壽險公司面臨較大壓力。
昨日,記者咨詢該行客戶經理董舒(化名),被告知該產品收益率已經下調,同時,他為記者推薦了另外一款3年期的“尚未下調收益率”的保險,稱3年期收益率能達到5.1%。“收益率下行是大趨勢,要買得抓緊。”該客戶經理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低利率環境遲早要來,保險公司對利率變化的影響應有充分認識,并提前應對。停止銷售一批高收益率產品,推出收益率較低的新產品或將是大勢所趨。
有產品結算利率 已降2.2個百分點
低利率環境已經對萬能險客戶收益產生了較為明顯的影響。一方面,萬能險的實際結算利率在下降,另一方面,部分險企主動調低萬能險預期收益率,為未來投資減壓。
記者了解到,上述商業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是某壽險公司的2年期保險組合計劃,其中包含萬能險,預期收益率原來為4.7%,近日下調為4.3%。針對收益率下調的原因,銀行客戶經理董舒表示,目前,無論是銀行理財還是其他理財產品都在不斷下調收益率,萬能險預期收益率下調已經算很晚,但趨勢不會改變,“如果繼續保持高收益,對保險公司來說不劃算。”董舒說。
通過查詢該公司萬能險今年以來的結算利率,記者發現,從今年1月份到9月份該公司的萬能險結算利率保持平穩,但此次下調將影響未來的結算利率。業內人士表示,盡管萬能險的保證收益率與實際結算利率是兩個概念,但險企為了避免糾紛,尤其是通過銀保渠道銷售的產品,都會盡量按照預期收益率結算。不過,整體來看,已有不少萬能險在今年持續下調結算利率,較低的結算利率已下降至3.75%。
記者根據已經公布9月份萬能險實際結算利率的產品,以及今年1-8月份的萬能險保費收入,對排名前5位險企的178款產品進行統計發現,目前,大部分萬能險產品的結算利率與前幾個月持平,但也有部分產品出現明顯下降。
其中,今年萬能險結算利率下調次數最多的達5次,結算利率下調幅度最大的為2.2個百分點。
例如,某大型壽險公司的一款終身壽險(萬能型)今年的結算利率已經出現了“五連降”。今年3月份,其結算利率從此前的5.05%下降到5%,4月份進一步下降為4.75%,5月份再下降為4.5%,6月份、7月份的結算利率又下降為4.0%,8月份、9月份的結算利率下降至3.75%。當前結算利率比年初下降了1.3個百分點。同時,該公司的多款產品今年的結算利率持續下調。
此外,記者看到,某壽險公司的兩全保險(萬能型C款)今年1-8月期間各月份的年結算利率均為5.2%,9月份該產品的結算利率為4.8%,下降了0.4個百分點。該公司另一類型兩全保險(A款)從今年7月份起,其年結算利率從之前的7.2%下降到5.0%;該類型兩全保險(B款)從4月份起,其年結算利率從之前的6.8%下降到5.0%;該類型兩全保險(D款)從7月份起,其年結算利率從之前的7.2%下降到5.0%。
收益率下滑 會對保費形成挑戰
盡管整體結算利率和預期利率都在下行,但記者發現,各險企產品的結算利率相差較大,較低的為3.75%,較高的則達7.63%,相差近4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在資產荒的背景下,部分險企面臨較大的投資壓力,長期來看,萬能險收益率下滑將持續,其對行業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對于存量固收類債券等配置資產而言,利率下行將會使得其公允價值提升;同時下調利率往往利好股市。因此短期看整體資產價值可能會從中受益。但長期看,新增投資資產收益率下行會拉低保險公司整體投資收益。
“利差損的壓力逐漸增大,這對險企整體經營狀況產生關鍵影響。”某中小壽險公司精算負責人稱。
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此前在2016年壽險十月前海峰會上稱,目前,我國人身保險業的利潤來源中,利差占比超過百分之百,利潤來源單一,行業在面對利率環境的變化時,顯得十分脆弱。
“伴隨著利率的下行,保險公司資產價值上升幅度要小于負債的上升幅度,從而導致保險公司凈資產的下降。”平安證券研報指出,同時,理財類保險收益下降,也會對保費收入形成一定挑戰。
“消費者購買理財型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理財,逐漸走低的收益率對客戶的吸引力下降。而且與其他理財產品相比,理財型保險的期限一般在2-5年,以3年期和5年期產品居多,消費者想要拿到預期投資收益,最好不要在保險期滿前贖回,否則可能損失本金。”上述精算師分析道,在收益率下降,投資期限較長的情況下,產品吸引力減弱,保費收入也會相應減少。
事實上,監管機構已經注意到萬能險行業的變化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保監會9月6日發布《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強調“保險姓保”的本質特征,大幅提高萬能險的風險保障水平。同時,根據市場利率下行情況,將萬能保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下調0.5個百分點至3%,新開發的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不高于3%的產品報保監會備案,高于3%的產品報保監會審批;防范利差損風險,也增強保險公司未來履行合同義務的能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