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學城到底有多“科學” 看這些大項目就知道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01 16:58:27
“成都科學城是企業布局西南市場的首選之地,投資興業的樂土和集聚地。”
新能源、新材料、動力電池系統集成產業基地、研發總部……一系列高含金量的項目又落戶成都科學城,11月1日上午,成都天府新區重大產業項目集中啟動儀式在新興工業園舉行。聯東U谷·天府高新國際企業港、西丹孚動力電池系統集成產業基地、升華特種電源研發生產基地、盟升電子總部和衛星通訊產品研發中心、中地數碼天府空間信息產業基地、山德技術研發及設備生產基地、中德天翔環保創新研發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中建西南建筑技術創新中心及新材料研發中心、海天集團研發總部、紅星美凱龍商業綜合體等10個項目集中開工。這10個項目涉及高端制造、研發創新、高端服務等領域,成都科學城現代產業集聚態勢顯現。
北京聯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梁環宇說,成都科學城具有極大的政策優勢,市場輻射力強大,加上服務和人才體系完備,是企業布局西南市場的首選之地,投資興業的樂土和集聚地。
成都市政協副主席、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主任楊林興說,此次10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既是核心區“項目攻堅年”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各大企業對投身成都科學城建設的信心和實力的集中宣示。
十大項目點擊
聯東U谷·天府高新國際企業港項目

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用地面積約80畝,建筑面積約6.4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周期為24個月,預計建成運營后,入駐企業將實現年工業總產值不低于10億元/年,稅收不低于1800萬元/年。
升華特種電源研發生產基地項目

總投資約1.1億元,用地面積約20畝,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主要開展高可靠性、高性能指標、高功率密度的智能DC–DC、AC–DC電源的研發和生產。
盟升電子總部和衛星通訊產品研發中心項目
項目總投資5億元,用地面積約45畝,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主要開展船載、車載衛星通訊以及無人機用雷達的研發和中試。
西丹孚動力電池系統集成產業基地項目
主要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隔膜材料和電池電源管理設備(PACK)產品生產和銷售。項目一期建設周期為10個月,預計建成運營后,2018年可實現產值不低于12億元,稅收不低于1億元/年,增加300個就業機會。
中地數碼天府空間信息產業基地項目
總投資8億元,用地面積約50畝,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空間信息軟件研發功能區和孵化功能區兩部分,其中軟件研發功能區定位為地理信息平臺核心技術與行業應用技術研發的載體,包括基礎平臺研發區,前沿理論研發區、應用軟件研發區、國家GIS工程中心、GIS云研發區和GIS應用展示中心等。
山德技術研發及設備生產基地項目
總投資約3億元,用地面積約100畝,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引進國際先進的移動破碎篩分技術和固廢處理技術,以自行研發為基礎,根據各地不同固體廢棄物的特性,改良已有設備,并研制新型專用再生利用和建筑工業化設備。
中德天翔環保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項目
投資總額約6億元,用地面積約20畝,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含新一代環保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實驗中心以及結算中心,形成一個集科學試驗、關鍵技術突破、核心部件研發和示范為一體的信息化、數字化、現代化的多功能工程實驗中心。
中建西南建筑技術創新中心及新材料研發中心項目
總投資約20億元,用地面積約172畝,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項目包含中建西南建筑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下設中歐合資建筑設計事務所、中建西南BIM+VR研究基地,形成完整的國內外高端設計創意和先進建筑技術創新產業鏈條。同時,中建西南新材料研發中心,該中心下設中建新材料研發總部,包含硅酸鹽科學研究院,復合綠色建材研發基地、新型外加劑研發基地、針對工業化及施工的新型墻體材料研發基地。
海天集團研發總部項目
總投資約5億元,用地面積約20.6畝,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等。預計入駐院士,學術技術帶頭人、千人計劃專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等高級專家,教授、研究員、博士后、博士等500人以上。
紅星美凱龍商業綜合體項目
分別建設天府世貿家居廣場和天府世博家居廣場項目。其中,世貿家居廣場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用地面積約127畝,總建筑面積約39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紅星美凱龍中高端家居商場、高檔寫字樓、商業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