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9-14 11:35:26
一年誕生19個高價地的武漢、集中推地6000畝合肥、一天刷新5次紀錄的廈門…它們將成為房地產的“一線城市”?
每經編輯 邦地產
這個夏天非常“熱”,但最熱的地方卻不在一線城市:
一天刷新5次土拍紀錄的廈門;推出6000畝住宅用地的合肥;一年誕生19個創紀錄高價地的武漢;地價房價預期雙雙上漲的蘇州……
這些非一線城市展示著在房地產市場的“熱能量”。
從房地產投資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考慮,剔除非經濟因素,一線城市價格過高,存在透支住房價格上漲空間的風險,長期投資價值或許并不是想象中那樣大。
相反,一些人口凈流入、基礎設施、交通、租售比良好的非一線核心城市,具有更高的價值。
“非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價值該如何理解?哪些非一線城市能成為地產一線?
從拿地角度,海亮地產總裁周迪永這樣說...
Q:很多地產商都比較看好武漢,但是海亮并沒有在武漢設立項目,這是為什么?
武漢這個城市我們一直都覺得非常適合做房地產。在華中三角區中,我認為武漢是最有潛力的。
但是武漢地非常難拿,因為它的土地市場以一級開發為主,至少前幾年是這樣,出一塊地競爭非常激烈。
其實,從武漢市場拿地的角度與鄭州類似,而我們當初的選擇是進鄭州。
Q:您之前談到現在拿地的時機不是非常理想,那么海亮地產在這個時間段準備采取什么樣的動作?
這幾年我們拿地不是特別激進,甚至可以說是保守。我們對集團地產領域的定位很清楚,即重點聚焦幾個城市,把單位城市的銷售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做上來。
對于我們這樣的公司,做深耕細作的區域龍頭比較合適。
例如西北,在兩三百億體量的公司中,我們是進得最早的,在團隊等各方面都有競爭優勢。所以我們就在西北這幾個城市把項目做好。
而在華東地區我們也是重點聚焦幾個城市,如合肥、蘇州。
為什么選擇這兩個區域呢?因為我們覺得這兩個區房地產市場互補。
華東區房價想象空間大,但同時競爭非常激烈,這樣的城市拿地時機最重要。西北區域房價相對比較穩定,想象空間較小,但是拿地競爭壓力不如華東大。
所以我們的策略是,像今年這樣華東區競爭壓力大的時候,我們會重點考慮西北。等到華東的拿地時機,我們也會重點在華東幾個城市拿地。
更多重量級嘉賓,更多城市價值的深刻解讀
請關注“2016年度每日經濟新聞價值地產論壇「城市的盛宴」之長三角經濟圈”
9月27日不見不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