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4 14:57:27
有一種科技叫互聯網+,有一種新經濟叫分享。中美互聯網經濟兩個獨角獸滴滴和Uber已經成為全球移動出行的領袖。而隨著滴滴和Uber在中國的成功"聯姻",科技的力量改變了中國人傳統的出行方式,分享經濟在中國的發展水平已經進入世界前列。
每經編輯 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有一種科技叫互聯網+,有一種新經濟叫分享。中美互聯網經濟兩個獨角獸滴滴和Uber已經成為全球移動出行的領袖。而隨著滴滴和Uber在中國的成功"聯姻",科技的力量改變了中國人傳統的出行方式,分享經濟在中國的發展水平已經進入世界前列。
分享經濟的邏輯,簡單講就是基于對閑置時間或資產的利用而產生附加的商業價值。若在以前,不論是觀念還是執行上,都很難想象把自己的閑置房子或代步工具提供給陌生人。隨著移動互聯網進一步打破信息壁壘,加之全球經濟的不景氣,給了分享經濟"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土壤。
研究咨詢機構CrowdCompanies的統計顯示,2000年至2015年全球出行共享領域累計融資總額達165.8億美元,占全球分享經濟投資總額的61%。滴滴和Uber在中國的成功"聯姻",標志著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在互聯網科技的引領下實現了"跨越"。
科技成就滴滴、Uber等獨角獸
"作為一個令人振奮的國家,中國擁有令人驚嘆的機遇。世界上很多的大城市和超大都市都在中國,并且他們對交通創新的渴望也是無人能比的。優步的使命--讓出行如自來水般順暢,無處不在,隨手可及--在中國獲得尤為強烈的共鳴。"這段話出自滴滴宣布收購優步中國當天,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Kalanick)發表的網絡公開信。
2016年8月1日這天,互聯網公司合并史上再添濃重的一筆--滴滴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滴滴也因此成為了目前唯一一家由BAT共同投資的企業。
"不忘初心,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每天十億人次出行用戶身上,感受大家的出行困難,而不是盯著競爭對手,就會發現智能出行的變革才剛剛起步。"滴滴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滴滴總裁柳青在共同署名的內部信中稱,優步在進入中國兩年來,創新的品牌理念、堅決而本土化的營銷、快速迭代的產品技術,都是歷史上硅谷公司在中國做到過的最好的。滴滴和Uber在全球資本合作上做到了極致,高強度競爭帶來了雙方團隊快速成長,也共同推動了中國移動出行爆發式增長,用戶規模達到世界第一。
事實上,分享經濟并非新生事物,能夠在過去幾年間得到爆發式發展,與全球經濟走勢密切掛鉤。
美國研究機構AltimeterGroup認為,催生分享經濟的可能因素有二:一是經濟處于下滑周期,人們希望有更省錢的消費途徑;二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變了,不再喜歡購買或接受標準化、無個性的產品和服務。
小豬短租CEO陳馳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國內發展分享經濟的條件和資源在逐漸成熟,大致表現有二:一是物質的豐富性變高,尤其是車和房都有了過剩資源可以分享;二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信息交互得以實現準確豐富且即時匹配。
而針對移動出行市場,經歷過野蠻生長期后,網絡規模效應正得到凸顯。比如,從最早只有把出租車"聯網"一項業務,到發展為一站式出行平臺,數據顯示,滴滴已擁有3億注冊用戶和超過1500萬注冊司機。
即便如此,柳青于今年6月表示,滴滴在不停地拓展市場空間、服務更多人群方面仍然有著巨大挑戰,其目標是要從私家車市場轉化到共享出行。中國智能出行滲透率僅為1%,也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美國舊金山這一數據已經是15%。
分享經濟在中國發展迅速
騰訊研究院發布的《分享經濟投資報告》指出,自從2012年以來,分享經濟獨角獸俱樂部的規模幾乎每年都翻一倍。2014至2015年涌入分享經濟的VC(風險投資)出現井噴。短短兩年內,流入分享經濟的風險資金規模達到227.04億美元,近乎之前14年分享經濟投資額總和(約45億美元)的5倍。
從地域分布看,全球累計融資額過億美元的26家分享經濟企業中,美國企業以138.30億美元的融資規模成為第一吸金國,中國以66.12億美元排在第二。
而在陳馳看來,若比較Airbnb和Uber分別代表的房屋短租、用車分享領域,前者的滲透速度其實相對慢,主要是由于用車是高頻需求而短租相對低頻,且房屋租賃的供給門檻更高,以及Uber曾把補貼作為一項長期戰略用以迅速拉高供需。
前述報告分析稱,自去年開始,全球分享經濟投資已進入投資精選時代。風險投資對于分享經濟的平均單次投資額度開始大幅上升,到2015年,平均單次投資額已達到1.58億美元的高位。有些分享經濟公司的業務集中在一些競爭激烈的領域,融資難將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另一大問題。此外,一成的領先企業占據了全球分享經濟領域近九成的投資額,資本集中度較高成為了行業巨頭誕生的前奏。
騰訊研究院張孝榮認為,美國在分享經濟的投資中處于全球領先態勢,中國分享經濟起步雖晚,但后發優勢明顯。無論是從全球還是國內來看,分享經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席卷全球,影響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可以確信,未來還醞釀著更大的變局。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曾表示,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分享經濟已是大勢所趨,并將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一股強大的新動能,有助于中國經濟實現"動力轉換","閑置就是浪費、使用但不購買"的新消費觀念也將逐步盛行。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國的信用體制建設有待完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