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評論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評論 > 正文

藝人經紀,邁向合伙人時代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18 22:11:30

“山上的狼都沒害我,我就不信人會害我?人怎能比狼還壞,對吧?” ——傻根(王寶強)

每經編輯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經紀人成為“小三”,這頗有“人在囧途”的味道,知名演員王寶強日前提出離婚訴訟,聲稱插足婚姻的竟是與他合作7年之久的經紀人宋喆。這波巨大的感情危機,不僅來自妻子馬蓉,還有“親密敵人”宋喆。因為“王寶強離婚”事件,“經紀人”這個詞語也成為了網絡熱索。

經紀人,是藝人的幕后推手,在追星族眼中,他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距離明星最近;在公眾眼中,他們是神秘的,因為他們生活在光環背后。他們憑借敏銳的市場意識和善于經營的頭腦包裝藝人,實現藝人商業價值最大化。他們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務伙伴,大多數經紀人都喜歡強調跟所服務的藝人必須價值觀一致。他們彼此分享心事,消除誤解,更像是一對戀人。

藝人和經紀人,注定是一場難以純粹理智的生意,其間摻雜著太多的情感因素。若相互信任,精誠合作,“捆綁式銷售”能帶來彼此價值的提升,他們亦師亦友,如親人般,甚至可能發展成為夫妻。但若一朝積怨,各奔東西,和平分手尚可,更怕反目成仇,互揭老底,甚至承受非同尋常的情感打擊,就像王寶強與宋喆。

藝人經紀,邁向合伙人時代

王寶強發布離婚聲明時,解除了宋喆的經紀人職務,隨即宣布新任經紀人為任曉妍。業內人士分析稱,宋喆或帶走了原王寶強團隊的宣傳公關資源,不排除目前網絡上關于王寶強的負面消息,是由公關團隊在操作。而任曉妍并非專業做經紀出身,她是王寶強自導新片《大鬧天竺》的制片人,臨時兼任經紀人恐怕也是王寶強的應急之策。對于離婚案持續發酵的網絡“爆點”,任曉妍采用了傳統經紀人的做法,均表示不回應。而深諳娛樂圈宣傳營銷策略的宋喆或許正在謀求新一輪的反擊。

唇亡齒寒,兩敗俱傷。這幾乎成為藝人和經紀人情感破裂后的常態,只是在藝人和經紀人合作更加深度、多元化的時代,兩者分崩離析會帶來更強烈的震動。

隨著影視行業高速發展,明星藝人正成為影視各種資源的核心,藝人和經紀人的合作模式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過去國內經紀人以服務為主,人稱“保姆型經紀”,2005 年帶著大批藝人出走華誼兄弟的王京花正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從2010 年開始,明星工作室漸漸盛行,一線明星們合同期滿離開華誼等大影視公司,開始自己做老板,華誼兄弟旗下的大牌明星也開始組建工作室,華誼進而用股份與明星工作室深度綁定,以穩定明星資源。

明星工作室讓明星擁有更多自由,在影視劇投資以及廣告植入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權。經紀人成為明星工作室團隊的核心,過去保姆式一肩挑的經紀工作得到細分。助理拎包打雜,宣傳總監負責媒體公關,經紀人安排各項工作,確定藝人的發展路線。相比過去與大的公司簽約,明星和經紀人在工作室模式中均得到更多的利益分享。

只是,明星工作室模式仍帶有個體化色彩,隨著影視行業縱深發展,藝人經紀這個至關重要的行當還應該更加專業化。與李冰冰合作十年的知名經紀人紀翔就表示,好萊塢三大經紀公司之一CAA 是最好的模式,其已進入工業化流程,經紀人、管理人、公關等各司其職,CAA 的本質是經理人聯盟和合伙人制。

目前,內地的藝人經紀產業還處于過渡期,未來的趨勢應該是形成股份制起家,以合伙人制創立的小型經紀人聯盟。曾幫助范冰冰打造“范爺”品牌形象的經紀人楊思維創辦了壹心娛樂,這正是一家以合伙人制面貌出現的新型公司。類似這樣的公司,很可能將內地明星經紀推向嶄新的合伙人時代。

“跟花姐,有肉吃”

王京花一手打造了范冰冰

就像韓三平被電影圈尊為“三爺”,內地娛樂經紀圈也有位“花姐”。“花姐”本名王京花,由其創辦的北京拾捌文化經紀有限公司賣的惟一產品是明星。

有些明星已經賣了十幾年,如陳道明、劉嘉玲、胡軍等。作為內地“教母”級別的第一代金牌經紀人,王京花打造了中國第一個歌手組合——楚童楚奇兄弟,并一手帶出了李冰冰、任泉、胡軍、范冰冰等明星。

如今活躍在娛樂圈厲害的經紀人,多半是她的徒子徒孫。而“藝人經紀”真正意義上的行業標準,也是從她開始建立。

王京花身處華誼兄弟的時候,經紀人主要工作是為藝人做好服務,儼然無微不至的“保姆”,各種瑣碎事務一肩挑。王京花會提醒參加發布會的郭曉冬不要駝背,到國外想到一個藝人就立刻打電話問候。在為藝人爭取待遇上,更有一種護犢子的勁頭,據說她會細致到賓館標準、助理人數、洗澡水溫度。

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稱這段時間的藝人與明星的合作模式是華誼藝人經紀的1.0 時代。這種親人般的照顧,讓王京花和藝人維持著良好的關系。王京花曾和下屬聊過如何處理經紀人和藝人的關系,她認為如果和藝人做朋友,藝人會對經紀人要求更高。但如果不是朋友,則互相沒有信任感。有很多一出道走紅的明星會請親戚做經紀人,章子怡、趙薇、李冰冰等都曾這樣。家人的優勢在于毫無猜疑,劣勢可能是不專業,給藝人壞事。

在娛樂業早期,王京花恰恰是兼具專業意識和家人服務的經紀人,對藝人形成了超強的凝聚力,這給她出走華誼埋下了伏筆。那是一件震驚娛樂圈的大事,2005 年,王京花與華誼5 年合約期滿,率領陳道明、劉嘉玲、梁家輝、夏雨等幾十個藝人跳槽到橙天,媒體驚呼“華誼兄弟被掏空了”。

2008 年,王京花故技重施,再次自立門戶,那批跟著她的藝人不離不棄,坊間戲言:“跟花姐,有肉吃。”業內人士分析說,王京花依靠自己和明星的私交籠絡了大量的明星資源,在當年“走穴”橫行的時候,無疑能給明星找到更多出路,也成功包裝推出了很多明星,“這類‘穴頭’在中國的文化娛樂產業里會有相當大的生存空間”。

王京花出走華誼,讓華誼更快意識到保姆式經紀的弊端。華誼兄弟CEO王中磊直言:“她的一些家庭式的做法,和公司化之間會有沖突。”為此,華誼經紀改制,為了防止下一個王京花出現,將大團隊規模化經營管理改成大組負責制,將權利下放給幾大聯席總經理,鼎盛時期的大組組長是費麒、宗帥、周嗣偉、李雪、劉韜、詩曼等聯席總經理。之后,幾大聯席總經理相繼出走,如今只有劉韜一人還留守華誼,擔任華誼經紀總裁。

從制度上來看,華誼已經走得超前,這種大組管理制類似于好萊塢三大經紀公司之一CAA 的合伙人制度。不過,一位圈內人士也提出,這種制度形似神不似,經紀人擁有的只是期權而非股權,本質上還是為他人打工做嫁衣,不能最大限度調動積極性,“隨著經紀人傾向單飛賺錢,這樣的制度也會成為發展的瓶頸。”

明星與經紀人分享更多利益

黃曉明這幾年的成績,前經紀人黃斌功不可沒

五位數到六位數不等的現金禮包、發名牌包包是“前菜”,給男女員工分別準備高級珠寶和高級腕表,員工度假勝地是大溪地……如此年終獎頒發盛宴,發生在范冰冰工作室。每到過年,各路明星工作室新意獨特的年終獎,總能博取眼球。

從2010年開始,明星自組工作室漸漸成為趨勢,幾年間,李冰冰工作室、黃曉明工作室、任泉工作室等不斷出現,藝人和經紀人的合作模式也悄然發生著改變。有實力的藝人漸漸不滿足于在經紀公司和他人分享經紀人,假如一位明星藝人每年可以賺8000 萬元,經紀人抽成10%是800 萬元,而明星成立工作室,雇傭幾個人為自己服務的成本大概100 萬元,還能享受專職服務,衡量計算后自然不難理解明星和經紀人捆綁單飛的模式。

在明星工作室里,經紀人不再是傳統的保姆式,各種事務一肩挑,藝人的經紀事物更加細分。明星工作室有三大職位,助理、宣傳總監和經紀人。助理就像藝人的貼身保姆,陪同藝人參加每天的行程,拎包、準備衣服、端茶倒水等。宣傳總監負責媒體公關,業內人士調侃:“簡單形容,就是要努力讓全世界人類知道自家藝人的存在。當然一旦出現負面新聞,還得趕緊‘滅火’。”經紀人是明星工作室里工作團隊的主導角色,整個團隊以經紀人為核心建立,經紀人為藝人安排各類工作,確定藝人的發展路線。圈內人士透露,經紀人的薪水是助理的10 倍。

明星價值放大,讓明星成立工作室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曾在范冰冰工作室工作的經紀人楊思維說,除了打理范冰冰的形象,還要做一些影視項目和其他品牌的娛樂營銷。楊思維認為,工作室和個人經紀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投資和戰略合作。

華誼兄弟是最早開設明星工作室的,李冰冰、蘇有朋、黃曉明等不少明星的工作室都曾在華誼旗下,蘇有朋的華誼時期經紀人郝曉楠說:“華誼優質的資源與強大的平臺給藝人工作室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服務。”背靠大樹好乘涼,這是明星工作室最初較為流行的模式。

但隨著明星們通過工作室攫取更多的運營經驗,在合同期滿后選擇獨闖天下,任泉、郝蕾、陳坤等不少明星索性自立門戶當老板。

在圈內闖蕩多年,不少明星累積了大量的人脈資源,在劇本挑選、服裝設計、演員挑選等方面具備天然優勢,不少熱錢涌入明星工作室,讓明星們有了資金做更廣闊的投資。像黃曉明工作室,除了投資《中國合伙人》《何以笙簫默》等影視作品,還投資了互聯網、飯店、醫療、收藏甚至環保項目。

而當資本密集進入影視行業,也盯上了明星工作室這塊肥肉。在樂視網斥資98億元吞下樂視影業的收購案中,孫儷和鄧超明星夫婦的工作室持股情況曝光,兩人的工作室在2015年分別出資3000萬元和2000萬元入股,不到一年時間,在樂視影業被收購時獲得遠高于出資額的股份對價。范冰冰的工作室被唐德影視相中時更是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工作室成立不到8個月估值超過7億元。盡管收購被監管層問詢而終止,但已足見明星工作室的巨大價值,這對于單飛的藝人和經紀人來說都是樂在其中。

經紀人合伙制成為新趨勢

楊思維(右)是壹心娛樂的合伙人之一

“小鮮肉”鹿晗,出演首部電影《重返20歲》,該片票房刷新中韓合拍片紀錄。2014 年8 月鹿晗個人微博單條評論創吉尼斯世界紀錄,人氣極高。鹿晗從韓國回來的時候,一家名為“壹心娛樂”的公司為外界矚目,鹿晗放棄華誼兄弟,選擇了和這家公司簽經紀約。

壹心娛樂,是中國首家提供定制化服務的經紀公司,它模仿美國知名經紀公司CAA 的模式,代表著中國娛樂經紀發展的新趨勢。

華誼兄弟曾是娛樂經紀行業的巨頭,其依托強大的電影制作資源控制明星。而現在每年的銀幕數和院線電影數量都在增長,2003 年院線電影100多部,如今已經300 多部,電影不再是稀缺產品,藝人對制作的依賴性不再那么強。業內人士表示:“以前是缺資源,現在資源分散,已經進入了從拼公司拼資源,到拼經紀人拼團隊的階段。”

楊思維是壹心娛樂的合伙人之一。她曾師從王京花,一手打造出范冰冰的“范爺”形象。曾有過資深經紀人經歷的她堅信,電影制作資源不再是經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能提供專業服務的經紀人才是關鍵。

楊思維坦言:“當你提供的經紀服務足夠專業的時候,你能嫁接到這個行業里最好的資源的時候,是不該拘泥于影視資源背景的。”

其實,相比韓國、美國,中國的娛樂經紀仍比較落后。美國的經紀公司只負責幫藝人接洽業務,提供廣告客戶和作品的面試,抽成比例統一是10%。而日韓的經紀公司則有現階段中國經紀公司沒有的造星系統,能讓一個普通人通過長期且嚴格的練習、培訓,最終出道成為超級明星。由于生產成本巨大,日韓經紀公司以高抽成比例聞名,一般50%至80%,通常還會制定極其嚴格的解約條款。

即便是明星工作室有著一定程度的工作細分,中國的明星經紀人依舊非常全能。一個藝人的各個方面,接戲、時尚、品牌客戶、媒體和新媒體傳播等等,經紀人都要照顧周全。

楊思維創立壹心之初,即要將以往對一個全能超級經紀人的要求拆分開來,部門細分,每個部門由一位創始合伙人帶領。壹心娛樂借鑒的,是好萊塢三大經紀公司CAA 的模式。

CAA 的幾個創始人都是美國老牌經紀公司的員工,在CAA,藝人經理人和經紀代理人分離,經紀人不可參與制片,只能做藝人經紀。公司團隊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只負責藝人某一環節的工作,整個公司團隊都要服務每一位藝人。如此一來,任何被CAA 簽下的藝人都是工業造星流水線上的產品,是個標準化模式的生產。

與李冰冰合作了十年的紀翔表示,中國藝人經濟產業還在過渡期,未來的趨勢是形成以股份制起家,合伙人制創立的小型經紀人聯盟,“這樣的結構比較穩定,再逐漸往外擴。”

楊思維希望,壹心娛樂能成為最專業化的藝人經紀模式,就像CAA,團隊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每個工作人員都很強大,很專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王寶強 經紀人 藝人 關系 離婚 華誼 王京花 楊思維 壹心娛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亚洲Av |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线免费观看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观看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