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6-07-13 14:23:08
在新思維引領下,東北一些城市提早謀劃,大膽求“變”,或實現逆勢增長、或蓄力謀求轉型,成為實現新一輪全面振興的點點星火。
新一輪全面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在這一歷史機遇前,許多東北基層干部意識到,不能坐等機遇上門,而是需要干中謀變,變中求進才能實現逆勢突圍。新思維引領下,東北一些城市提早謀劃,大膽求“變”,或實現逆勢增長、或蓄力謀求轉型,成為實現新一輪全面振興的點點星火。
變方向:“鋼城”變“藥都” 新產業蓄新動能
相比于一些工業開發區的低迷,記者近日在遼寧省本溪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內卻看到,這里以民資為主體的醫藥企業非常活躍,正在開足馬力建廠房、添設備,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醫藥是逆經濟周期產業,也是全球看好的新興產業。”遼寧藥聯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洋說,公司已在一處位于山間的位置選址,未來準備用8年時間投資10億元建一座新廠。
與其他老工業城市一樣,本溪去年的GDP、工業增加值數據均不太亮麗,有的甚至出現負增長。但今年一季度醫藥工業產值和增加值分別達到35.24億元和11.6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7.9%和7.3%。
自2008年起就開始謀劃轉型的本溪,如今最響亮的名片已從“鋼城”變成“藥都”,增長動能逐步轉換。
“到2020年,我們將再造一個本鋼。”上海綠谷(本溪)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一烈說,公司自主研發的治療老年癡呆的國家一類藥物目前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根據以往經驗,這類新藥不愁市場,只要產能足,產值就可以實現。”
本溪轉型的重要原因在于“一張藍圖繪到底”。遼寧垠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大連發展的醫藥企業。董事長董何彥說,本溪醫藥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歷任領導始終支持,使企業很安心。
如今,本溪在醫藥產業基礎上延伸發展全域大健康、全域生態旅游等產業,讓醫藥與養生緊密結合。“當前醫藥產業還有些單薄,但未來一定可以與鋼鐵平分秋色。”本溪市相關負責人說。
變方法:用“市場法”花“政府錢” 激發民資活力
東北一度因過度干預市場而飽受詬病,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吉林省吉林市探索出一條市場化利用部分財政資金的路子,與市場化基金公司合作,財政資金主導成立產業引導基金,吸引民資競相前來。
吉晟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吉林市國有獨資企業。“以公司為主體,與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機構合作,先后成立了2家政府引導基金。”公司董事長張志華說,“注冊資本均為2億元,政府共出資2000萬元,分別持有5%股權。”
基金的運作、管理全部由公開遴選的基金管理機構負責,政府不參與具體投資管理和決策,財政資金投向更精準,也避免了政府不合理干預市場的可能。
目前,這兩家基金聯合國內十余家機構對市內企業投資近25億元。“充分發揮了市場作用,提高投資效率。”基金合作方、吉林省股權基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慶貴說。
“產業引導基金在經濟轉型,尤其是促進服務業發展方面作用顯著,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吉林市發改委副主任呂吉全說。這座老工業城市近幾年服務業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預計今年服務業占GDP比重將超過第二產業。
除了真金白銀的支持,產業引導基金還給吉林市帶來雙向改變。在基金團隊指導下,各級政府招商理念有所轉變,從單純追求大項目轉向結合優勢深挖潛能。外地創投機構也逐步改變了東北新興產業少的成見,合作意向逐漸濃厚。
吉林市主要負責人表示,市場化資金介入后,對通用航空等服務性產業形成支撐,一批優勢企業逐步落戶,幫助吉林市搶抓發展先機。
變思維:變管理為服務 打造資金洼地
扭轉“大政府”思維,做好基礎服務,也成為東北一些城市的發展抓手。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營商軟環境改善正在逐步轉化為經濟指標的上揚:2016年前4個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5%、居全省第一,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分別增長31.7%和348%。
“不管誰來當領導,必須以法律和制度為基準,做到新官必理舊賬,保持政策連續性。”牡丹江市委書記張雨浦說。
牡丹江針對慢作為、不作為開展嚴格巡查;針對“關鍵崗位關鍵人”,組織部、紀檢委、檢察院聯合舉辦強化教育班,公開承諾、簽字背書;為了提升精氣神,重用了一批優秀干部,曝光查處一批反面典型,有效增強了投資者信心。
“在牡丹江,企業注冊登記辦理最多只需一小時;開通網上審批中心、實施商事登記‘一表制’……現場辦結率100%。”牡丹江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趙國權說。改革后,牡丹江萬達綜合體項目從選址到發放施工許可證只用了60個工作日,極大節省了時間。
“雖然我們是上一任的招商項目,但換了新領導后支持一如既往。”牡丹江富興地毯有限公司負責人萬振峰說。細致服務讓企業打消懷疑,持續投資興業。
許多走出去的企業家開始回流,停產數年的首控石油復產,百威啤酒、綠地科技城等項目加快了建設步伐。“還有許多國內外企業主動前來考察。”張雨浦說。
今年一季度牡丹江開復工項目124個,列黑龍江省第一。張雨浦表示,牡丹江的做法沒有太多創新,只是著力做好基礎服務,而這個小改變背后是思維方式的大變化,也正是這樣的努力讓牡丹江市逆勢增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