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6-22 10:43:32
北上廣深?北上廣?還是北上深?如果能在“一線城市”的說法中能帶上“廣”,真的是好給面子。
每經編輯 蔡雅蕓
每經記者 蔡雅蕓
北上廣深?北上廣?還是北上深?如果能在“一線城市”的說法中能帶上“廣”,真的是好給面子。
畢竟,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在房價上一直沒追上其他三個的腳步。
城市 |
房價 (樣本均價 元/平方米) |
環比漲幅 |
同比漲幅 |
北京 |
36810 |
2.4% |
21.4% |
上海 |
40144 |
2.3% |
33.8% |
廣州 |
17780 |
2.7% |
19.0% |
深圳 |
51361 |
0.5% |
54.0% |
(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中國指數研究院)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中,廣州5月漲幅領跑北上深哦!而且!已經連續漲了14個月!第一太平戴維斯還預測,與2010年12月相比,廣州的房價能漲到68.7%!
不是說廣州已經被“踢出”一線城市了嗎?這是屌絲要逆襲的節奏?
看看過去的黑歷史,2016年,廣州的公共財政收入僅排全國第七,敵不過重慶、天津和蘇州。
城市 |
2015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上海 |
52962 |
北京 |
52859 |
蘇州 |
50390 |
杭州 |
48316 |
南京 |
46103 |
深圳 |
44633 |
廣州 |
34757 |
天津 |
34101 |
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遠遠低于北上深。
城市 |
2015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上海 |
52962 |
北京 |
52859 |
蘇州 |
50390 |
杭州 |
48316 |
南京 |
46103 |
深圳 |
44633 |
廣州 |
34757 |
天津 |
34101 |
人口上也沒有太大的優勢。
城市 |
2015年常住人口(萬人) |
上海 |
2415.27 |
北京 |
2170.5 |
深圳 |
1137.87 |
廣州 |
1350.11 |
(以上數據來自各城市2015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從《國務院關于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中可以看到城市定位的區別:
北京:
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國際城市。北京城市的發展建設……體現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的工作服務,為國家的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展服務。
上海:
上海市是我國直轄市之一,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
將上海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國際大都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
深圳:
深圳市是我國的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
廣州: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看到了嗎?“現代國際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化城市”和“國際商貿中心”比起來,后者都不在一個重量級。
BUT!把廣州城市定位首次上升到全球、國際層面,也是廣州近幾年來定位最高的一次。
是不是一線城市,其實最主要的,應該是在重要的產業經濟領域內,是否具有全國性的影響力。而廣州最大的優勢,就是國際商貿中心。
數據說話:2015年廣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32.96億元,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50902.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和1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于全國(10.7%)0.3個百分點、全省(10.1%)0.9個百分點,在京津滬渝穗深蘇七城市中居第二位。在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下跌和國內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影響,2015年廣州市批發零售業實現商品銷售總額50902.38億元,累計增速從一季度8.4%、二季度9.0%、三季度9.2%,穩步提升至四季度10.2%。
這樣的增速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互聯網銷售高速增長。敢問我們在電商買東西誰沒買過從廣州發貨的?二是汽車類商品銷售快速增長。大力推進廣汽豐田、廣汽傳祺等汽車生產企業產銷分離,帶動汽車銷售總額增長。三是石油類、化工類和金屬類等大宗商品增速降幅收窄。
在城市規劃中,廣州規定到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萬人以內,市域建設用地控制在1772平方公里以內,其中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1559平方公里以內。
根據目前廣州的人口規劃,未來4年多的時間,廣州還需要450萬常住人口。
跟北上深比一下,這就很夸張了!
城市 |
2020人口規劃(萬人) |
差額(萬人) |
北京 |
2300 |
129.5 |
上海 |
2500 |
84.73 |
深圳 |
1480 |
129.89 |
在建設用地方面,早在2011年,廣州現狀建設用地已達1682平方公里,離設定的1772平方公里上限僅剩90平方公里。
這典型的地少人超多,廣州房價不漲,誰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