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2 00:23:34
“互聯網+建筑”的風口正在到來。
6月16日~17日,以“科技引領時代·共筑產業生態”為主題的2016中國建設行業年度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深圳舉行。
備受關注的是,作為國內建設工程信息化領域上市公司,廣聯達(002410,SZ)在峰會上宣布與英諾天使基金和啟賦資本分別合作成立兩只互聯網+建筑產業基金,這是投資界設立的面向互聯網+建筑領域的產業投資基金。
廣聯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王愛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兩只基金里廣聯達的身份都是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投資將貫穿于整個企業的發展周期。其中,與英諾設立的第一期產業天使基金資金規模為1.5億元,專注于天使輪和Pre-A輪投資;與啟賦設立的第一期產業VC基金規模同樣高達3億元,專注于A輪和B輪投資。
據估計,年產值18萬億的建筑產業的互聯網化至少還要5到10年的過程,而產業細分下的獨角獸公司卻極將可能在未來兩年內誕生。插上資本翅膀的建筑行業,在科技、資本的雙輪驅動下,正在迎來互聯網創業的最佳時機。
搶占“互聯網+建筑”億萬級風口
此前,資本市場已經有專門針對生活消費、文化娛樂、移動互聯網、在線教育等各專業領域的行業基金,然而18萬億體量的建筑業卻是一片空白。
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林森表示,此次成立互聯網+建筑產業基金,主要是基于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建筑行業互聯網化的機會已經來臨。
一方面,移動互聯網已經把每個人都互聯網化了,只需要再將人們熟悉了的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工作領域就可以有很大改變。建筑行業傳統意義上的“八大員”中,廣聯達之前將預算員的信息化工作做到極致,就支撐起了幾百億市值的上市公司。以前的其他七大員的主要工作都在工地上,無法被信息化,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則將一千多萬的專業人員全部聯接在一起。同時,規模在三千萬人以上的農民工群體,現在也逐漸普及了智能手機,使農民工的信息化成為了可能。四五千萬的建筑從業者中,巨量的信息化聚集效應將創造出無窮的想象空間。
另一方面,目前建筑行業已經出現了發展的拐點,越是在增速放緩過程中,行業越是需要互聯網等創新模式來提高行業效率。以找鋼網為例,十年前就已經有人在做類似的平臺了,但當時行業發展太好,鋼材不愁賣,反而不是合適的契機。近幾年鋼材供給過剩的情況出現后,找鋼網用新的方法幫助鋼廠提高交易效率,才替換掉原來渠道,取得了矚目的發展。
英諾與啟賦都認為,投資建筑行業存在很高的門檻,必須要有行業內的領路人,行外的如純互聯網出身的人想要貿然闖入顛覆很難。而廣聯達作為建設工程信息化領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在項目價值挖掘、業務資源對接等方面無疑能發揮巨大作用。這也正是英諾和啟賦選擇與合作廣聯達的主要原因。同時,廣聯達在過去近20年經營中所形成的一套獨特企業管理體系、人才培養體系,都可為所投創業公司的發展提升提供亟需的幫助。
據了解,廣聯達與英諾和啟賦的合作,也是目前專業基金與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合作的普遍模式。同時是基于國家鼓勵“雙創”、“鼓勵依法設立并購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投資機構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大背景下的勇敢嘗試。
對于外界關注的產業基金的投資方向,王愛華表示,將關注整個大建設領域,不光是住宅、公共建筑、政府的房屋建筑,還包括道路橋梁、基礎設施、工業建筑等。從建筑周期來講,也不光是設計、采購、施工,還包含建完之后銷售、交付使用過程中的運維等階段。
在王愛華看來,站在億萬級風口上的大建筑領域創新和創業正逢其時、方興未艾。當下投資火爆的“共享平臺、智能硬件、O2O、移動應用、VR、BIM”等每一個熱詞在建筑領域都有著無限的應用空間。尤其建筑平臺類、以及專業應用領域都將可能率先誕生獨角獸公司。
同時他還強調,建筑產業客觀體量巨大,在行業下行、轉型升級過程中,對創新需求不斷加大。產業基金也正是輻射建設領域所有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
產業互聯網時代已來
“互聯網+建筑”風口的背后,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產業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手段正在逐步滲透和顛覆著傳統建筑業。
比如,互聯網已經應用于建筑產業的方方面面:BIM可以貫穿從設計到采購、施工、運維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智能硬件可以用于工地現場,垂直電商可以去渠道讓建材降到最低價,共享經濟平臺可以使產業工人就業更容易,O2O平臺可以讓家裝變得簡單直接又便宜,大數據可以協助改造產業供應鏈金融……
正如廣聯達總裁賈曉平在峰會上發表的《建筑產業互聯網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演講所總結,建筑產業互聯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聚焦項目建造為核心和以樓宇運維為中心的生產活動;企業全價值鏈和建筑全產業鏈的互聯網融合和改造;全社會范圍內人、材、資金等產業要素的資源配置;以及基于互聯網的企業在線化、數據化和虛擬化。
啟賦資本聯合創始人顧凱評價,“互聯網+”的本質是傳統產業經過互聯網改造后的在線化、數據化?;ヂ摼W+產業能夠帶來的生產去庫存化、渠道去中介化、金融去杠桿化,這些正是建筑產業所亟需的。
王愛華表示,能夠明顯感覺到,這些新興技術和模式已經開始在建筑產業內興起,去年以來,建筑這個傳統行業內涌現出了一批勇于探索的創業者。這樣的時刻正是產業資本介入推動的最佳時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峰會上,國家住建部信息中心行業工作處處長趙昕主持發布了今年的行業報告——《中國建筑施工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16)互聯網應用與發展》。
報告整合了建筑施工行業互聯網應用的系統框架,結合了云計算、大數據、BIM、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形成了基于“云+端+大數據”的互聯網新型應用模式。全面、客觀、系統地分析了我國建筑施工行業互聯網應用與發展的現狀,歸納總結了行業和企業兩個層面的互聯網應用,收集和整理了行業內的互聯網應用最佳實踐案例,為建筑施工行業實施“互聯網+”行動提供了系統性的理論和實踐指導。
未來趨勢:平臺+生態
通過專門聚焦互聯網+建筑的產業基金與公司所投的創業項目,共同形成產業生態圈,是產業投資基金的最終目標。
備受關注的是,作為建筑產業基金額發起人之一,廣聯達自己也已經開始轉型,明確提出“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的戰略定位,積極由服務產業向融入產業發展。在服務產業方面轉變思路,由產品供應商向平臺服務商轉型,并由專業應用板塊向大數據服務、征信服務、產業金融方向延展,進而構建產業生態系統。
2015年轉型以來,廣聯達在新業務、新產品收入上增長明顯。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廣聯達全年兩新營業收入7.9億元,已經占到公司營收比例的51%。
那么,介入產業基金投資后的廣聯達又將如何定位自己在未來整個建筑產業生態圈中的位置和角色?
對此,王愛華表示,首先,廣聯達的平臺化戰略是多層次的,不光廣聯達自己內部的業務平臺化、資源的平臺化,通過資本投資打造大建筑產業生態圈也是廣聯達平臺化的一種表現。
“移動互聯網對于任何行業的影響都和原來不同,每個創新點的成長速度都比以前快很多。并且,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講,都他自己做是完全不可能。包括騰訊也是要做投資的布局,把能顛覆他們的點給投資,最終變成自己的?!绷稚M一步從投資的角度分析稱。
顧凱也表示,廣聯達通過和資本合作,可以給自己帶來跨行業的整合視覺,通過這種視覺能夠幫助廣聯達重新梳理產業鏈,看到更多商業機會。反過來,資本通過和廣聯達合作,在投資過程中也可以避免大多數的“坑”。
為業界達成共識的是,未來兩三年,是建筑互聯網化最需要奠基的年份,將直接決定著誰能夠成為獨角獸。這時候對于廣聯達來講,唯一的辦法就是開放自己,通過投資,讓一些優秀的企業能夠有機會成為細分行業的龍頭。
王愛華補充說,廣聯達做這個產業基金的目的,一個是行業的創新需要支持;另外也是發現、選擇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廣聯達自己彌補自己一些業務的另外一個通道。廣聯達現在投資的優質項目,未來既可以獨立上市——廣聯達作為股東將是受益方;如果雙方愿意,和廣聯達核心業務切合又比較緊的話,也可以考慮通過并購合并進來——將優質業務納入廣聯達上市公司的版圖。
總而言之,對于建筑行業“平臺+生態”的大勢而言,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市場資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