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大國崛起因勢利導 貴州謀劃中國金融第四城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15 01:07:23

每經編輯|記者 萬敏    

記者 萬敏

世界近現代史告訴我們,經濟強國必然是金融強國,也唯有成為金融強國方能成為經濟強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金融市場不斷完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加工大國、貿易大國乃至創新大國、金融大國的形象逐步形成,大國已然崛起。

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面臨轉型升級的新時期,貴州省貴陽市以大數據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為重點,聚集全國創新資源,構建產業生態系統,將貴陽打造成為立足西南、輻射全國的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先行區。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2016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貴州曾經是中國最不發達的省份之一,但現在這里正在生長著一棵“智慧樹”。貴州的大數據產業不僅和東部發達地區平等競爭,而且走在了全國前列。在此基礎上,貴州通過發展大數據金融、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等新興金融產業,已具備發展特色金融的領先條件,擁有了“彎道取直、后發趕超”的能力。

全球經濟格局跨入新階段

2016年4月1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較之今年1月的預期,IMF分別下調2016年和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0.2個和0.1個百分點至1.9%和2.0%。

IMF的報告強調,應從結構性調整、財政政策支持、貨幣政策完善等方面“三管齊下”,采取更積極的措施來提升需求和供給潛力,促進全球經濟在短期和長期的增長。就發達經濟體而言,精準確定改革的優先次序至關重要。當下,伴隨財政刺激的改革最有價值,包括削減勞動稅、增加研發投入、加大鼓勵勞動力市場發展的公共支出等,還應大力推行提升企業競爭力和便利創業投資的市場改革。在許多發達經濟體中,寬松的貨幣政策對支持經濟活動和提升通脹預期至關重要。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經濟進入大調整、大變革和大轉型的時代。經過幾年的恢復,全球經濟再平衡取得一定進展,新技術新產業加快孕育,一些新跡象、新趨勢將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當前,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正在帶動世界經濟格局邁入新階段,將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制造業相結合,推動“再工業化”,并藉此帶動貿易、研發、生產等多元經濟發展??萍夹彤a業興起,寬帶、智能網絡、超級計算、云計算、大數據等,“工業4.0”和產業物聯網將對全球產業格局產生顛覆性重構。

另一方面,資源密集型的傳統產業,由于高耗能和高污染性,在日益重視全球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著力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大環境下,逐步被技術密集型的新興產業取代。

貴州受地理及歷史原因影響,產業發展相對緩慢。正因為如此,面對新的概念熱點,貴州可發揮的空間和機會更為廣闊。結合地域特色、生態環境等貴州要素,貴州近幾年一直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走差異化后發趕超之路。

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提出:“對貴州來講,適應新常態、貫徹新理念、開創新局面,就是要把短板補齊補全,把長板做強做優”。在全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重要前提下,做好現代服務業將是貴州省發展的核心舉措,現代服務業要發展,金融服務業要先行。

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

值得關注的是,較今年1月份的預測,IMF在4月份的報告中對全球主要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值都有所下調,但唯獨上調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值,中國經濟成為這份報告中的“唯一亮點”。IMF預測,中國2016年和2017年經濟增長分別為6.5%、6.2%,均較今年1月份的預測上調了0.2個百分點。

IMF指出,按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它正在經歷一個重要但復雜的轉型過程,力求轉向基于消費和服務的更可持續增長。最終,這一過程將使中國和世界都受益。但鑒于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作用,轉型過程中的起伏將產生顯著的溢出效應,特別是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

在全球經濟格局邁入新階段的背景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中國的經濟轉型尤為引人矚目。政府極力推動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逐步出現新的格局。一是依靠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在改變,經歷2008年“四萬億”大規模投資后,當前經濟正處于去杠桿周期,地方政府與企業都面臨較大的債務壓力。

二是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大消費時代逐步到來。單一依靠投資拉動經濟不可持續,“擴內需、促消費”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關鍵詞。在近三年在整體經濟增速明顯下滑背景下,消費增速表現仍然相對穩定。

三是外貿出口形勢仍面臨較大壓力。發達國家經濟雖進入復蘇通道,但力度仍較弱,外需增長并不明顯,美國促進TPP談判,成功后將對我國出口形成一定的壁壘;同時,受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影響,國內制造業成本上漲壓力大,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制造業優勢凸顯,這些因素都不利于未來出口貿易的進一步增長。

在此背景下,大力發展服務業,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成為經濟工作的重點,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服務業”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經濟學詞匯,總共達到14次。

近年來第三產業比重逐步上升,一產和二產比重逐年下滑,到2012年,三產比重已超過二產,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到2015年前三季度,三產比重已超過50%,隨著三產比重繼續增加,經濟形態逐步邁入西方發達國家行列,以高增值服務行業為驅動。

在發達的西方國家中,第三產業產值的比重占GDP的60%至70%,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2014年7.3%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中,第三產業拉動了3.5%,而第一、二產業的拉動分別為0.3%和3.4%。

十二五期間,貴州省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調整升級,促進科技資源聚集,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大數據、大健康等新興產業風生水起,文化旅游業成為重要支柱產業,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城鄉發展面貌煥然一新。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5%,達到10502.56億元,人均水平接近5000美元,占全國平均水平的比重分別提高了0.3和16.1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財政收入、居民收入、存貸款余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位居全國前列,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發展速度,這些都成為貴州金融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新金融助力產業升級

在“互聯網+”的趨勢下,“中國制造”正由生產型制造業為主向服務型制造業為主轉型,有望形成制造業的競爭新優勢。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提及推動互聯網產業發展,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支持發展移動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內容。而自從“互聯網+”這個新生詞出現在2015年全國兩會之后,各行業借助互聯網給予的“電能”都紛紛站到了風口,譬如普惠金融、電子商務、綠色生態等。

2015年年中,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普惠金融列為11項重點行動之一,意見從技術、業務、受眾以及征信建設等方面指出“互聯網+”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戰略的實施,將加快金融市場化改革步伐。

中國經濟正處于發展方式轉換、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動力更新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各行業與企業之間的資產重組、企業并購、優勝劣汰的更替和重組中,需要更多金融流動性的支持,傳統金融機構的低效運營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而互聯網金融能夠以嶄新的渠道和技術手段激發“草根”需求,讓需要資金的中小微企業、普通百姓得到資金。

從“民間融資”到“互聯網金融”,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科技手段的發展,我國正在逐步實現金融聯網,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機構為經濟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務?!暗叵陆鹑凇闭鸩奖弧瓣柟饣?,活力被激發。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占比GDP大幅拉升,2014年比值達7.4%,遠高于前5年維持在5%的水平,2015年前三季度比值更是達到8.5%。在世界十大互聯網公司中,中國占據四席,大數據產業增速超80%。

波士頓咨詢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通過互聯網金融實現的資金投資、理財覆蓋率將會從目前只占本國人口的3%增長到25%~30%。

通過新的信息技術,互聯網金融降低交易雙方的信息成本。在這個意義上,互聯網將改造傳統的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當基本制造產品的需求滿足后,進而促成產業結構的調整,滿足人們在其他方面延伸出的需求,這將拉動中國經濟長期性的結構調整。

當前,貴州省金融業發展態勢良好,金融業增加值增速近年均維持在10%以上,到2014年,數值已經達到492億元人民幣,占比貴州省GDP的5.4%,與四川、云南持平,高于陜西。貴州大數據發展取得較好成績,2014年產值已達663億元人民幣,2015年大數據產業規??偭吭鲩L37.7%,到2020年貴州大數據產值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20%以上。

作為貴州大數據金融、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發展的重要載體,貴州省市區聯手打造了西部最大規模體量和功能布局最完善的貴州金融城,目前已有逾30家銀行總部、金融監管機構及其他大型金融機構簽約入駐,另外還有律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證券等100多家服務性企業入駐。特別是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互聯網金融特區、眾籌金融交易所落戶貴州金融城,已吸引了60余家P2P、眾籌、大數據征信、移動支付等業態企業入駐,一條完整的金融產業鏈已基本成型。在此基礎上,貴州金融城“十三五”期間還將實現各類型金融機構聚集達到200家,稅收占比達到全市金融稅收比例50%以上,屆時對整個西南地區、貴州省、貴陽市的發展來說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國內已成型三大金融中心

當今世界,在歐洲、美洲、亞洲已形成了多個國際區域性金融中心,它們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過去半個世紀,是亞洲硬實力崛起的半個世紀,如今,中、日、韓、印、東盟等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總量超20萬億美元,和北美、歐元區“三足鼎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站在國際經濟舞臺的中心,中國需要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加快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局面。

分析人士認為,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就是新時代中國撬動全球資源的支點,建設新的、國際性的融資平臺,則將為全球的資金融通提供新的渠道,是國際合作的又一個新平臺。

就國家級金融中心而言,中國內地目前已經獲得或接近于獲得此地位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和深圳。

北京作為金融中心的優勢主要來自其政治中心的地位,中央銀行和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四大金融監管機構均在北京,掌握了幾乎全部的外匯資源,幾乎全部的資本市場審批,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多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總部駐扎在此,50%以上的居民儲蓄資源在北京匯聚。此外,眾多大型國內外企業總部齊聚于此,也給北京帶來巨大的金融需求。

上海在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出口總額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上海經濟的蓬勃發展為其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奠定了堅實的根基。2007年推出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標志著上海作為人民幣資產定價中心地位的確立。

深圳則具有科技創新優勢,科技創新帶來的產品改進,產業改革,都為金融市場源源不斷地注入了活力,擴展了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推動了科技創新與金融相互融合的進程。

由此看來,目前全國初步成型的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各有所長。然而縱觀北京、上海、深圳等重點城市金融中心定位,還沒有一個是以科技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等高新金融產業為核心主題規劃發展的,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基礎不僅幫助其形成了獨有的金融中心差異化優勢,而且憑借領先數年的發展優勢迅速搶占了西部地區高新金融戰略的高地,中央政府對此也給予大力支持。

2016年5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了在貴陽召開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開幕式,總理在演講中五次提及貴州,稱貴州在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上,把“無”生了“有”,也讓貴州圍繞信息技術的先進產業業態產品綻放了活力。

其實,早在數博會開幕前一天,李克強在與出席數博會的中外企業家對話會中就指出,“中西部地區蘊含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投資機遇,歡迎外國企業繼續在華拓展業務,特別是到中西部地區投資興業,共創共享發展機遇,更好實現互利共贏?!?/p>

貴州謀劃中國金融第四城

貴州作為全國典型的欠發達地區、重要生態屏障區、扶貧開發示范區,在這一輪經濟結構優化調整中具有更多政策資源傾斜的優勢,在此次產業結構調整中迎來更多富余資本的投資機會,戰略性新興產業必將成為主角。

從地理位置來講,貴州地處長江、珠江流域上游,毗鄰華中,是發達的華南進入西南的必經之路,又處于大西南南下出海的交通樞紐位置。國家“九五”、“十五”計劃都確定鐵路建設的重點放在西南,西南的重點在貴州。西部地區通江達海的公路,有重慶到湛江、上海到瑞麗兩條國道主干線縱橫貫穿貴州全省,部分路段已建成高速公路。

隨著交通瓶頸逐漸打破、“高鐵時代”到來,貴州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對內對外開放,主動對接珠三角,融入長江經濟帶,借力成渝經濟圈,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但西部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比較大,與東部發達省區的差距也比較大,要改變目前差距較大的情況,需要金融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創新來支持其金融中心建設,打造高新金融產業集聚區。

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在貴州考察時強調,希望貴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后發優勢,奮力后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

按照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要求,貴州結合地域特色、生態環境等要素,近年來一直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走差異化后發趕超之路,提出將貴陽打造成“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務西部”的區域金融中心,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等特色金融,開拓新的金融產品、金融業態、金融服務,省市聯手打造貴州金融城項目。

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后,以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服務為核心功能的中國金融四城落戶貴州的條件與時機已基本成熟。

由貴州首家上市房地產企業中天城投集團開發建設的貴州金融城,是貴州省“引金入黔”戰略的核心工程,也是“十三五”規劃中的重點打造項目,成為推動貴州省金融業提速發展和將貴陽建設成為在西部地區有重要影響力的金融中心的切實載體。

貴州金融城位于貴陽市觀山湖區中心地段,緊鄰市級行政中心、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西側為原生態觀山湖公園。作為西南最大規模世界級金融樞紐,總占地200公頃,總建筑面積780萬㎡,擁有40余棟超高層5A甲級寫字樓,分為四期開發建設,總投資450億元。包含中央商務區、銀行核心區、商業中心區、后臺服務區和配套住宅區,“五區一體”的完善金融系統,構建起完備的生態產業鏈。

作為貴陽互聯網金融發展“前店后廠”模式中的“前店”,貴州金融城重點集聚互聯網金融產業鏈上的管理、研發、展示、結算等企業。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為支撐,發展大數據產業,以科技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為切入點,搶抓大數據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機遇,統籌規劃,設計和引進各類金融業態,在促進科技與金融的融合方面,在加快互聯網金融發展方面,在打造新金融生態城市方面進行積極探索,打造中國西部科技金融創新和互聯網金融創新城市。

值得矚目的是,盡管打造時間不長,但貴州金融城已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例如獲評“2014年度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園區”,連續兩年榮獲“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金融中心”,這些都傳遞出一個聲音,中國金融第四城實力已不容小覷。

目前,當其他傳統金融中心正在忙著試水高新金融產業時,一路領跑中的貴州金融城已在沖刺更高的發展目標,按照構想,未來的貴州金融城將會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產業,為金融行業提供海量的數據與信息,為身處貴州的企業打造24小時全球一體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務體系,促進城市金融產業新升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 |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亚洲中文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