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04 16:07:43
理財文化、投資文化要克服急功近利,要比較理性,長期,這樣才可能取得比較好的回報。
每經編輯|于垚峰
每經記者 于垚峰 發自青島
在今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財富論壇上,出席“全球經濟與財富發展趨勢”大會的春華資本集團董事長胡祖六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
胡祖六認為財富管理很重要,他首先闡述了財富管理與經濟增長和國民財富的關系。一個國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需要經濟能夠可持續成長,能夠不斷地創造國民財富。
胡祖六表示,在今天中國的發展階段,一方面我們要繼續維持經濟成長,同時,財富的管理越來越重要。對于怎樣能夠管理好現有的財富,培育卓越的財富管理能力,胡祖六認為,要做到“以才生財”,“第一個才就是才智、才能、才華,第二個是財富的財,做到以才生財。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累積擴大財富,提高人民的財富水平。”
投行瑞信最近的一份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財富總值僅次于美國。不過,在眾多經濟學家眼中,中國是財富大國,卻并不是財富強國。
究其原因,胡祖六認為,中國單一資產的配置太多,整個均衡的多元化資產配置不夠,中國有部分投資者是看明天,頻繁交易,頻繁轉手,付出了很多交易成本。如果有長線的配置,很多短期的波動性都可以覆蓋,回報率會更高,理財文化、投資文化要克服急功近利,要比較理性,長期,這樣才可能取得比較好的回報。
對比全球財富管理最發達的市場,胡祖六認為,英國、美國和瑞士這些國家因為其卓越的財富管理能力,不但能夠管理好本國財富,獲得很高的回報率,還能吸引全球的資金流入,世界各地的財富都流向這些財富管理行業最發達的地區。 相比之下,德國和日本,雖然是制造業的強國,但他們在財富管理行業相對發展滯后,或者說跟他們應有工業化地位、收入水平應該說是不相稱的。
在談到為什么中國儲蓄率很高,胡祖六認為,有很多原因,比如人口的結構、收入的增長等。“但是我認為儲蓄率高,就是回報太低,老百姓為了養老、醫療、教育、租房,不得不把過多可支配收入部分拿來用于儲蓄,才能滿足這些需要。如果投資回報率高,那么儲蓄率會大大降低的。”
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于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和發達的財富管理市場的差距時,胡祖六表示,中國整個財富市場,合約散戶的比例比較高,比如說中國股市成交量此前亞太第一,甚至全球第一,但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成交量都是散戶的買和賣,機構比重非常低,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差距。
胡祖六建議,由于散戶的風險管理能力有限,他們的錢可以集中在資產管理機構,管理機構專業化、多元化的配置,也能夠比較長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