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30 19:39:35
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深大通宣布,公司新增收購標的東陽派格華創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創影視)。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注意到,德力股份曾持有華創影視30%的股權。就在數月前,德力股份將這部分持股轉讓,并獲得200多萬元的收益。在華創影視如今增值可期的背景下,德力股份提前下車的舉動,讓投資者直呼“可惜”。
每經編輯 曾劍
每經記者 曾劍
深大通(000038,收盤價56.90元)近日一紙重組進展公告,讓德力股份(002571,收盤價12.81元)的投資者傷心不已。根據公告內容,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深大通宣布,公司新增收購標的東陽派格華創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創影視)。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注意到,德力股份曾持有華創影視30%的股權。就在數月前,德力股份將這部分持股轉讓,并獲得200多萬元的收益。在華創影視如今增值可期的背景下,德力股份提前下車的舉動,讓投資者直呼“可惜”。
“棄子”成為上市公司重組標的
5月27日午間,深大通發布重組進展公告稱,在擬收購速易網絡科技的基礎上,公司將新增收購標的華創影視。對于華創影視,公告并未透露更多的內容。
看到這里,不少讀者一定疑惑不解:深大通新增收購標的與德力股份何干?事實上,德力股份與華創影視曾有過“一段情”。
資料顯示,2014年7月16日,德力股份宣布,將以自有資金收購派格泛在持有的華創影視30%股權。據公告披露,華創影視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冊資本為300萬元,派格泛在持股100%。該公司主要業務為影視劇制作發行。截至2014年5月31日,華創影視銷售收入0、凈利潤0、總資產、凈資產均為300萬元。
當時,華創影視老板孫建軍及其控制的派格泛在承諾,華創影視2014年度至2016年度的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3000萬元、5000萬元、8000萬元。若業績不達標,其將給予上市公司相應補償。
此次交易,德力股份按照華創影視2014年度承諾凈利潤3000萬元的10倍確定整體估值,即華創影視100%股權的估值為3億元。因此,德力股份收購該公司30%股權的價格為9000萬元。
對于這筆投資德力股份稱,我國電影市場已連續多年實現電影票房的快速增長,而華創影視母公司具有豐富的影視項目制作、發行、運營經驗,且華創影視將在近年將陸續投拍《臥虎藏龍2》、《重返二十歲》等已具有成熟方案的電影作品,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投資該公司有利于更好地實現上市公司先進制造業+文化傳媒業雙輪驅動的戰略目標。
不過,2015年9月,德力股份卻突然宣布,將持有的華創影視30%股權轉讓給孫建軍旗下的派格傳媒。也就是說,上市公司選擇將這部分股權由華創影視原股東方面回購。令人沒想到的是,數月之后,華創影視又在A股中找到了新的靠山。
德力股份僅獲得200多萬收益
對于華創影視股權的倒騰,德力股份獲取的收益只能算是一筆普通的財務投資。當時,公司與派格傳媒約定,按照年息12%計算投資對價本金及計息回購華創影視30%股權。記者在德力股份2015年年報中發現,上市公司最終獲得了243.86萬元的收益。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注意到,在德力股份股吧及互動平臺上,投資者對此討論紛紛。鑒于A股重組并購近年來高溢價的普遍性,不少投資者認為,華創影視此次“委身”深大通,極有可能賣出高價。正是基于此,投資者對于德力股份當初賣掉手中持股的行為不能理解。特別是德力股份還擁有攬入華創影視剩余70%股權的優先權,卻選擇不行使這個權利,這更是引發了投資者質疑。
在收購之初,德力股份曾與孫建軍、派格泛在等約定,在兩個條件滿足時,德力股份享有對華創影視剩余70%股權的優先收購權。這兩個條件分別為:華創影視以2015年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為基數每年增長不低于30%,且2016年不低于8000萬元;在上述基礎上,德力股份以華創影視2015年度承諾利潤為基礎按12倍的整體估值進行收購(即6億元)。
對于放棄華創影視,德力股份在公告中解釋為:結合目前轉型的戰略規劃與標的公司的發展規劃,以及未來不存在增持標的公司股權而達到控股的可能性。
德力股份口中所稱的“轉型”,是指網絡游戲產業。在高調介入影視產業不到1年的時間,德力股份很快將目光轉向了網絡游戲產業。2015年,公司陸續宣布參股墨麟科技、鹿游網絡以及重組廣州創思。此時,在德力股份眼中,華創影視的確由寶物變成了雞肋。
從業績上看,華創影視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7533.24萬元,凈利潤為3115.76萬元;2015年,公司僅實現營收855.71萬元,凈利潤為478.81萬元,與“5000萬元”的底線相去甚遠。或許這是讓德力股份選擇放手的重要原因。
記者30日曾多次撥打德力股份證券部電話欲了解詳情,但一直無人接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