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5-29 17:07:25
如果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完成調整,房價反而有可能升上去,成為全中國最有價值地一個城市。
每經編輯 王杰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很早之前這句話就開始作為段子,在北京廣為流傳,沒想到,這會兒可能會成真。
5月24日-25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 “未來通州與北三縣統一管控”;
5月25日,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詳解了通州與北三縣的“規劃一張圖”;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
5月27日,通州發布《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關于對本區戶籍人口采取臨時性限控措施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加強北京城市副中心人口規模調控和戶籍管理工作,通州區對本區戶籍人口采取臨時性限控措施。
幾天內,消息滿天飛,讓人不得不想問,帝都今后會如何劃分?房價會如何變化?
北京不再是“首都”?
“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這是這次政治局會議上說的。
而且會議強調,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歷史性工程,必須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發揚“工匠”精神,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
基于此,公眾號攸克地產大膽猜測,北京與首都概念或許已經分離,即在遙遠的未來,或許會形成“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的格局。
顯然,如此重大的事情,一定需要政治局會議進行頂層設計。未來以通州區潞城鎮為核心方圓幾十公里之內,經過與周邊河北省各城市地區的融合、發展,那里將成為“新的北京”,從潞城鎮開車到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只需要十分鐘的時間。
如何區分首都功能和城市功能?
那么,未來“北京”和“首都”在功能和城市定位上會如何區分?
首都經貿大學趙秀池教授表示,北京市政府四套班子前往北京,客觀上會形成通州是北京市政府所在地,東西城是首都政府所在地的格局。即東西城或城六區將主要體現“首都”功能,通州作為“行政副中心”,主要為北京市政府服務。
中則智庫(北京)經濟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智國則告訴邦爺,最近兩年北京一直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原因是首都功能和城市功能過于疊加。
疏解有很多種方式,把北京市政府搬到通州區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北京市政府搬到通州,有可能形成“首都功能”分隔區。
“無論首都在哪里,首先肯定先是一座城市,首都功能和城市功能很多地方是交叉的。”陳智國認為,作為一座城市的屬性,要有經濟、居住、生態等多項功能,這是前提。
而“首都”功能,是作為國家的首腦,是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經濟活動的中心城市,各類國家級機關集中駐扎地。所以城市功能和首都功能并非取舍的關系,只是功能分離之后,功能集聚的空間不再存在。
分開后,帝都房價會漲?
“原來這兩項功能過度集中在城六區,導致服務這兩項功能的要素太多,所以產生了交通擁堵、城市運營成本太高等問題。”因而趙秀池認為,北京去首都化,會使首都功能核心區或城六區更宜居,環境更美好,城市價值也會得到提升。
“如果把首都搬到保定去了,那叫去首都化。首都還在北京,中央決策機關還在北京,所以這里還是全國獨一無二的行政中心。北京的城市價值,不會因為北京(市政府)搬到通州而發生變化。”陳智國說,這只是首都內部的一個優化配置和調整。未來城市價值會得到更好的彰顯。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則分析,如果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真地能完成調整,那么房價不僅不會跌,反而有可能升上去,成為全中國最有價值地一個城市。因為,按照之前的規劃,京津冀未來將發展成為都市圈。
目前中國的城市多是城市群,相互間的經濟聯系并不緊密。可是,都市圈卻不一樣,相互之間的配合會更為緊密,對經濟地整體拉動也會更有力。
? 對本文有任何疑惑請關注邦地產,也可加入“邦地產粉絲群”與作者交流!
(加群有問題可留言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