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19 09:22:55
日前,恒生電子發布公告稱,擬與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集團)、廣州恒運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穗恒運A)等4家公司聯合發起設立粵財信用保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財保險)。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日前,恒生電子發布公告稱,擬與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集團)、廣州恒運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穗恒運A)等4家公司聯合發起設立粵財信用保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財保險)。
近年來,隨著小微企業和“三農”企業融資問題的突出,信用保證保險業務成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一條捷徑。在這種情況下,信用保證保險受到了資本和險企的青睞,發起成立信用保證保險企業、開拓信用保證保險業務成為當下的一個熱潮。
需要注意的是,信用保證保險業務雖然發展較快,但風險和相關問題也在逐漸暴露,即賠付支出的增加。
信用保證保險受追捧
5月16日,恒生電子、TCL集團、穗恒運A共同發公告稱,擬出資不超過1億元成立粵財保險。據悉,粵財保險注冊資本為5億元,TCL集團、穗恒運A、廣東省融資再擔保有限公司、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各方均擬出資1億元,出資占比均為20%。
三家公告均稱,此次擬參與設立粵財保險,一方面,當前國家大力推進金融改革,鼓勵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本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發展;另一方面,廣東省擁有龐大的中小微企業客戶群,融資需求和增信需求大。
所謂信用保證保險,是以信用風險為承保標的,補償因信用風險給權利人造成的經濟損失的一種保險。但由于我國個人征信系統、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的獲取、分析、運用等機制的缺失,加之保險公司管理能力不足,信用保證保險發展一直較遲緩。
近年來,政府也在推動信用保證保險業務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信用保證保險服務和支持小微企業的指導意見》。在政府和市場的促進下,信用保證保險受到了資本和行業企業的關注。
1月30日,國內首家專業信用保證保險公司——陽光渝融信用保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信保)開業;2015年9月,螞蟻金服推出“互聯網推進器”計劃,通過與20家險企合作,為超過200萬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了信用保證保險。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有開展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的險企多達十幾家,平安財險、人保財險等保險公司更是成立了專門的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
一位保險業資深人士表示,雖然信用保證保險是新領域,但市場對其的需求卻是實實在在的,尤其是在幫助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
開啟藍海關鍵是風控
險企和資本的積極參與,推動了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的快速發展。險企披露的2015年年報顯示,安邦財險信用保證保險收入為7069萬元,同比增長378%;眾安保險信用保證保險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310%。
即便是1月新開業的陽光信保,也在業務開拓和合作方面創下很好的成績。成立之初,陽光信保就和京東金融、重慶市農村商業銀行等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日前,陽光信保又再次跟寺庫網達成合作,拓展線上場景。
需要注意的是,信用保證保險業務雖然發展較快,但風險和相關問題也在逐漸暴露,即賠付支出的增加。
“在實體經濟增長整體放緩的背景下,銀行不良率上升、資產質量下降,包括信用風險在內的各種風險因素,也傳導到貸款相關信用保證保險的承保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賠付支出的增加。”某業內人士表示,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與信用風險緊密度加大,風險傳遞更便利。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國內信用環境和發達國家差距很大,整體信用風險評估模式較傳統、效率低,信用體系建設不完整,有很多實際問題仍待解,如評估信用價值、催收償還等問題。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緒瑾向記者表示,發展信用保證保險最需要的是風險控制,信用值和貸款金額的匹配、貸款利率都要計算好,并結合實際情況給出一個合適的匹配數據,以控制成本和賠付支出。
同時,業內人士還對當下信用保證保險方面的人才缺失表示擔憂。據悉,信用保證保險涉及領域廣泛,針對性和技術性強。對從業人員的財務管理、風險管理等有多方面要求,而國內信用保證保險發展的時間不長,這方面專業人才較為缺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