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5-10 15:58:03
近來,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官網就受理了這樣一起訴訟案件:譚女士通過房天下的中介公司購買了一套英國學區公寓房,不料交款后中介公司失聯,買主將房天下網訴至法院,要求判令房天下賠償各項經濟損失共計11萬余元。
每經編輯 魏瓊
每經記者 楊羚強 實習記者 魏瓊
在電商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網上購物不再局限于鍋碗瓢盆和衣服首飾,車子、房子都成為電商企業的新目標。然而,這類大宗商品的網上交易,是否足夠安全呢?
近來,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官網就受理了這樣一起訴訟案件:譚女士通過房天下上的中介公司購買了一套英國學區公寓房,不料交款后中介公司失聯,買主將房天下網訴至法院,要求判令搜房網賠償各項經濟損失共計11萬余元。
中國房地產學會業主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呂傳文律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一起經濟糾紛,案件中房天下存在審核過錯的情況,沒能確保平臺上發布的房源信息可靠。網站需要根據過錯情況賠償譚女士經濟損失,并有義務協助案件調查,對深圳康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經營者進行追查。
收了10多萬首付,這家中介就蒸發了
5月3日,海淀法院網掛出一則消息《交款后中介公司失聯,買主訴搜房網賠償》。文章稱,譚女士通過房天下上的中介公司購買英國學區公寓房,不料交款后中介公司失聯,買主將房天下訴至法院,要求判令其賠償各項經濟損失共計11萬余元。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
根據譚女士的介紹,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2014年2月初,她在上海的家中看到房天下網站海外房產推薦的“英國公寓專家”的廣告,點擊進去為深圳康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房天下網站(www.world.fang.com/agentshop/100011831)。在該網店首頁中稱此家公司專注代理英國名校學區公寓,“為中國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提供合適的小戶型學區房,完成從訂購到產權辦好,最后進行租賃托管服務的整個運作流程。”另外強項是“國內獨家做學生公寓貸款,貸款利率全國最低”。譚女士查詢其他相似代理公寓的中介公司,其價格戶型位置信息均一致。出于對已經在海外上市的房地產門戶網站的信任,便與網店所列的業務經理李某進行溝通,并于2014年5月12日預付定金20000元預訂圣賽學生公寓(The ST Cyprian student HALLS,96 During Road,Liverpool L7,UK,房號CS1,CS14)。通過快遞往來簽訂《房屋認購書》后,根據合同要求,譚女士于5月13日在家中通過網上銀行轉賬剩余首付款89240元。7月份此公司經營者無法正常聯系,8月19日譚女士聯系房天下網站,請求核實該中介資質,調查其現況,督促其退款,房天下未予答復。8月底,此公司無人可聯系,時至今日,其真實經營者仍無法聯系及查實。
譚女士認為,房天下為房地產廣告發布者,又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相關規定,房天下對自己的經濟損失應承擔先行賠償責任,故提起上述訴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深圳康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頁獲得聯系方式,但截至發稿,其電話仍無人接聽。在查看房天下海外頻道時,發現該房源已經下架,記者通過百度搜索“英國圣賽學生公寓”點擊進入即為房天下海外頁面。記者聯系該網站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法院已經受理,暫時沒收到法院相應的詳細信息,暫時不方便回答。
為了查探房天下網站對房源的審核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其官網注冊賬號,以業主身份在二手房平臺發布了一個房源,大概3小時過后收到工作人員來電詢問房源情況,對所填資料進行確認。
工作人員確認時提到是否為房主本人以及能否接受工作人員前來看房,記者表示不是房主,并且不方便讓人查看房屋。隨后房天下工作人員表示審核已通過。
但記者填寫的房屋信息不夠詳細,并沒有上傳一張照片,工作人員的審核只是循例問詢。為避免誤導廣大購房客,記者隨之登錄網站,停售了房源。
從房天下公告顯示,過去60天,房天下查處虛假違規房源1006條,處理違規經紀人827人,處理違規經紀公司136家。經紀公司黑名單月榜上房天下以違規條數75條、處理經紀人67人排第一,中原地產緊隨其后排第二。
記者致電其中違規條數位于榜首的經紀人A先生(匿名),A先生表示在房天下發布房源比較容易,賣房者自己提供房源信息即可,工作人員審核不會太嚴格,主要的房源驗證工作需要買房客去現場檢驗。
呂傳文表示,這是一起經濟糾紛,案件中房天下存在審核過錯的情況,沒能確保平臺上發布的房源信息可靠。房天下需要根據過錯情況賠償譚女士經濟損失,并有義務協助案件調查,對深圳康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經營者進行追查。
上海房地產知名律師杜躍平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具體情況要根據雙方訂立(房屋認購書)的真實性和條款約定與違約規定判斷,如果房天下未盡到廣告審核的責任,證明文件有假,則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杜躍平提醒購房者,在海外購房時,提高安全以及甄別能力,必要時尋求專家、律師指導。
地產中介整治風暴來襲
深圳市經紀協會研究總監徐楓分析指出,出現房源信息不真實的情況,存在監管不力的因素,未來如何杜絕此類情況的發生,打擊很有必要,同時也要完善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體系。
因為房源真實性的問題,今年4月,上海鏈家曾全面暫停與搜房房天下、安居客等第三方平臺的廣告合作。據北京商報報道,今年1月15日至3月15日,房天下在北京已處理違規經紀人1304人,處理虛假房源3185條,處理違規經紀公司254家。
業內人士曾指出,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房產信息網站對于房源把控未盡全力,雖然虛假信息是行業問題,但作為信息平臺對房源真實性的審核責無旁貸。出現糾紛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惡化品牌影響力。
黑中介、欺詐中介費等問題,已經引起監管層高度關注。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曾介紹稱,北京市2014年對3萬多名年輕人住房狀況進行調查,其中43.8%的人表示在租房過程當中遇到中介方面的一些不良行為,甚至黑中介、欺詐中介費等問題。
在5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陸克華表示,住建部正在針對房源發布和房產交易等問題制定規范和整治措施,即將開展一次全國范圍內的房地產中介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經率先開展了清理整頓工作。
對于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中介機構,各地要責令限期整改,記入信用檔案,取消網上簽約的資格;情節嚴重的依法處以罰款,并列入黑名單。要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機構,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將害群之馬清出市場,切實維護群眾的利益。
易居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國家目前進行房地產中介整頓工作,可以規范市場交易,為購租并舉市場打下好的基礎,將帶來中介公司的轉型與升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