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02 10:10:57
截止4月28日已公布的一季報,行業方面來看,485家上市公司中,55家是醫藥生物行業公司,排名第一。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記者 陳晨
截止4月28日,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記者根據已公布的2016年1季報統計發現,保險資金共現身485家上市公司,新進199家,增持149家。增持個股中,出現多家公司受到險資大比例增持,且超過舉牌線。有意思的是,截止一季末,險資重倉股中,以主板居多,行業上醫藥生物持有個股家數占比最大。如果要從新進/增持的股份數量來看,一季度銀行和房地產股才是險資重金購買的對象。
一季度新進199只,增持149只個股
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即將收官(一季報4月30日披露完畢),險資重倉流通股也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火山財富(huoshan5188)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截至4月28日已披露一季報中,險資共持有485只個股,持股總數達553.17億股,合計總市值以3月31日收盤價計算達8631.21億元。
具體來看,一季度中,險資新進199只個股,其中以興業銀行新進股數最多。數據顯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和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個險萬能都為一季度新進,分別持有9.48億股和4.74億股;此外,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險分紅和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贏1號還分別增持了4.74億股和1.95億股,分別達到8.02億股和5.21億股。這樣,四只保險產品在一季度末合計持有興業銀行27.45億股,合計市值(3月31日)達426.28億元。
保險資金新進個股的股數前20名
此表根據截止4月28日的一季報數據整理而成
險資新進個股,一方面體現在新進股數較大,如上述的興業銀行外,還新進了中國平安、新湖中寶、長江電力、金科股份、平安銀行、華僑城A等,新進股數均超過5000萬股;另外一方面,還體現在多只保險產品新進一股,如天房發展、格力地產、天汽模等近20股都有2只及以上保險產品新進。
除了新進,增持也是值得關注的。據統計,一季度險資增持了149股,增持最多的也是興業銀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增持個股中,南玻A、中炬高新、大商股份、勝利精密、老百姓、承德露露、萬豐奧威等在增持后全都超過舉牌線。
單只產品險資增持后占流通A股比例超5%的個股
此表根據截止4月28日的一季報數據整理而成
南玻A一季報顯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增持了6262.92萬股,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增持了400萬股,二者合計持有3.37億股,再加上之前就有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型保險產品8140.57萬股和一致行動人鉅盛華5955.21萬股,總計持有3.37億股,占流通股A股23.04%。
前海人壽除了大手筆增持南玻A外,中炬高新也是其看好的對象之一。數據顯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一季度增持了中炬高新1304.74萬股,達到1.60億股,占流通股20.14%,再加上之前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和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聚富產品,三只保險產品合計持有24.93%流通股份。
此外,安邦人壽也不甘落后。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守型投資組合一季度增持大商股份1257.10萬股,持股總數達3236.80萬股,再加上一致行動人安邦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團體萬能產品957.53萬股,二者合計持股占到了大商股份流通股的14.28%。
但是,記者發現,南玻A、中炬高新雖然得到了前海人壽的大手筆增持,但是市值截至一季度末相比去年四季度末反而縮水,由此可見,前海人壽還是很喜歡增持自己舉牌過的股票,尤其是賬面出現浮虧的。
一季末,險資持有55只醫藥股
截止4月28日已公布的一季報,行業方面來看,485家上市公司中,55家是醫藥生物行業公司,排名第一,接下來是化工、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都各有3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但是,要從一季度新進/增持股數居前的20只個股看,有4只是銀行股,5只是有房地產股。
另外,記者發現,險資對主板公司情有獨鐘,尤其是滬市主板。數據顯示,險資一季度現身485只個股,其中主板達274只,其中,滬市主板就有201只。接下來依次是中小板和創業板,最后是深市主板。
險資持有的55只醫藥生物股
注:因表格太長,因此55只醫藥生物股的全部名單,請在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微信聊天對話框之中輸入關鍵詞“bx1688”查詢。
火山財富扎根于全國最大原創投資理財資訊發源地——《每日經濟新聞》,由多位征戰股市一線的資深財經記者全心全力打造。
用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關注“火山財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