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14部委圍剿非法集資 P2P網貸等成監管重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28 00:52:35

繼去年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之后,4月27日,一行三會、最高法、最高檢、工信部、公安部等14部委表示,堅決遏制非法集資蔓延勢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底線。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朱丹丹

伴隨著非法集資案件的頻發,監管層持續重拳出手整治。

繼去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之后,4月27日,一行三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信部、公安部等14個部委表示,堅決遏制非法集資蔓延勢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底線。

多位部委人士更是坦言,網絡借貸領域的非法集資風險最為突出。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定于下半年組織開展全國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整治活動,對民間投資理財、P2P網絡借貸等風險點進行全面排查;央行將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早日出臺;證監會將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監管條例等。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廣州e貸總裁方頌亦分析指出,行業必須要建立牌照制,對于金融來講,不論是中國目前的現狀,還是結合美國的經驗,金融不能簡單地簡政放權,還是要納入日常的監管,要有門檻,有牌照制,有日常監管機制。

●網貸領域非法集資風險最突出

實際上,近年來,非法集資問題日益突出,案件數量高位攀升。

來自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統計顯示,2015年全國非法集資新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同比分別上升71%、57%、120%,達歷年最高峰值,跨省、集資人數上千人、集資金額超億元案件同比分別增長 73%、78%、44%。

“近年來,民間融資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正規金融的有益補充,滿足了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多樣化的資金需求,為存在資金缺口的企業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提供了幫助。但是,各地民間融資特別是民間借貸市場也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和問題,容易引發非法集資。”人民銀行相關人士坦言。

方頌也分析指出,非法集資并非新鮮事物,但在最近幾年金融改革創新的大背景下,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犯罪手法花樣翻新,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犯罪手法隱蔽性、欺騙性、誘惑性增強;蔓延擴散速度加快,受害人群已由中老年群眾向多元化發展。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絡借貸機構野蠻生長,違法違規經營問題突出,積累了大量風險,而網絡借貸也儼然成為非法集資案件多發的高危領域。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金融市場管控政策的不斷調整及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非法集資的形式、手段均發生了很大變化,假借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的案件增多,網絡借貸成為案件多發的高危領域。”最高人民法院表示。

上述人民銀行人士也分析指出,去年以來,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事件頻發,部分非法集資案件,涉案人數眾多、金額巨大、社會影響惡劣,對行業的聲譽和社會形象造成極大負面影響。

一方面,傳統非法集資從線下向線上發展,打著互聯網金融創新幌子實施非法集資;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相關業態的非法集資風險也充分顯現,其中以網絡借貸領域的非法集資風險最為突出。

公安部相關人士亦表示,新舊領域風險疊加,互聯網金融成為高危領域。其中,打著互聯網金融、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中介、股權投資等旗號的新型案件增多。

●五大重點領域將全面排查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泛理財化”已成為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P2P網絡借貸、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等行業或領域非法集資的重要特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據不完全統計,投資理財類非法集資案件占全部新發案件總數的30%以上。

“鑒于非法集資案件形勢嚴峻,一些區域和行業風險隱患較大,部際聯席會議定于下半年組織開展全國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整治活動,對民間投資理財、P2P網絡借貸、農民合作社、房地產、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和民辦教育、地方交易所、相互保險等風險點進行全面排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楊玉柱表示。

上述人民銀行人士亦指出,民間借貸長期游離于正規金融框架之外,缺乏法律規范和有效監管是非法集資案件多發的重要原因之一,下一步將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早日出臺。尤其要引導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依法合規開展各項經營活動,嚴厲打擊該領域非法集資案件。

證監會則透露,將及時查處新型非法發行股票活動;同時,積極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監管條例,在證券法修改中對股權眾籌作出規范。

對此,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亦坦言,互聯網金融的全面整頓,有利于凈化整個行業。

他同時表示,從目前監管形勢來看,國家對于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不會手軟,監管尺度也會比較嚴格。像眼下這樣“一天一雷”的行業負面狀況有望得到極大遏制。

與此同時,廣告管理是遏制非法集資的重要手段之一。

對此,工商總局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互聯網金融廣告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建議金融行業主管部門會同工商總局等相關部門就制定金融廣告發布的市場準入清單、禁止發布的負面清單和依法設立金融廣告發布事前審查制度等問題進行研究,抓緊出臺有關辦法。

楊玉柱也指出,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將于5~7月繼續開展全國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排查清理活動,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完善有關政策措施,加強對涉嫌非法集資廣告的審查和監管,研究加強對門戶網站、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百度搜索等新興媒體發布融資類廣告的管控。

相關鏈接打擊非法集資 相關部委將如何出招

最高人民法院

將督導案件高發地區法院建立審理非法集資等金融犯罪工作專班;將深入案件高發地區調研,收集掌握有關定罪量刑,刑民交叉、涉案財物處置等典型性、普遍性問題,研究解決對策;建立大要案專人跟蹤督辦制度。

最高人民檢察院

建立健全各成員單位之間的信息通報制度,適時延伸“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必要時共同研究制定打擊非法集資犯罪的指導意見或規范性文件。

公安部

積極參與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防范、打擊、整治非法集資犯罪工作。

住建部

將組織開展房地產中介專項治理行動;建立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在內的企業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對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實行聯合懲戒。

商務部

研究修訂《典當管理辦法》、《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研究建立融資租賃企業報送信息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

央 行

將盡快出臺《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嚴格執行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

工商總局

依法將嚴重違法失信投資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就制定金融廣告發布的市場準入清單、禁止發布的負面清單和依法設立金融廣告發布事前審查制度等問題進行研究,出臺有關辦法。

證監會

及時查處新型非法發行股票活動;積極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監管條例。

保監會

將組織全行業啟動保險業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組織保監局開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輪動檢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朱丹丹 伴隨著非法集資案件的頻發,監管層持續重拳出手整治。 繼去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之后,4月27日,一行三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信部、公安部等14個部委表示,堅決遏制非法集資蔓延勢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底線。 多位部委人士更是坦言,網絡借貸領域的非法集資風險最為突出。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定于下半年組織開展全國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整治活動,對民間投資理財、P2P網絡借貸等風險點進行全面排查;央行將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早日出臺;證監會將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監管條例等。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廣州e貸總裁方頌亦分析指出,行業必須要建立牌照制,對于金融來講,不論是中國目前的現狀,還是結合美國的經驗,金融不能簡單地簡政放權,還是要納入日常的監管,要有門檻,有牌照制,有日常監管機制。 ●網貸領域非法集資風險最突出 實際上,近年來,非法集資問題日益突出,案件數量高位攀升。 來自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統計顯示,2015年全國非法集資新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同比分別上升71%、57%、120%,達歷年最高峰值,跨省、集資人數上千人、集資金額超億元案件同比分別增長73%、78%、44%。 “近年來,民間融資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正規金融的有益補充,滿足了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多樣化的資金需求,為存在資金缺口的企業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提供了幫助。但是,各地民間融資特別是民間借貸市場也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和問題,容易引發非法集資。”人民銀行相關人士坦言。 方頌也分析指出,非法集資并非新鮮事物,但在最近幾年金融改革創新的大背景下,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犯罪手法花樣翻新,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犯罪手法隱蔽性、欺騙性、誘惑性增強;蔓延擴散速度加快,受害人群已由中老年群眾向多元化發展。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絡借貸機構野蠻生長,違法違規經營問題突出,積累了大量風險,而網絡借貸也儼然成為非法集資案件多發的高危領域。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金融市場管控政策的不斷調整及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非法集資的形式、手段均發生了很大變化,假借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的案件增多,網絡借貸成為案件多發的高危領域。”最高人民法院表示。 上述人民銀行人士也分析指出,去年以來,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事件頻發,部分非法集資案件,涉案人數眾多、金額巨大、社會影響惡劣,對行業的聲譽和社會形象造成極大負面影響。 一方面,傳統非法集資從線下向線上發展,打著互聯網金融創新幌子實施非法集資;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相關業態的非法集資風險也充分顯現,其中以網絡借貸領域的非法集資風險最為突出。 公安部相關人士亦表示,新舊領域風險疊加,互聯網金融成為高危領域。其中,打著互聯網金融、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中介、股權投資等旗號的新型案件增多。 ●五大重點領域將全面排查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泛理財化”已成為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P2P網絡借貸、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等行業或領域非法集資的重要特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據不完全統計,投資理財類非法集資案件占全部新發案件總數的30%以上。 “鑒于非法集資案件形勢嚴峻,一些區域和行業風險隱患較大,部際聯席會議定于下半年組織開展全國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整治活動,對民間投資理財、P2P網絡借貸、農民合作社、房地產、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和民辦教育、地方交易所、相互保險等風險點進行全面排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楊玉柱表示。 上述人民銀行人士亦指出,民間借貸長期游離于正規金融框架之外,缺乏法律規范和有效監管是非法集資案件多發的重要原因之一,下一步將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早日出臺。尤其要引導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依法合規開展各項經營活動,嚴厲打擊該領域非法集資案件。 證監會則透露,將及時查處新型非法發行股票活動;同時,積極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監管條例,在證券法修改中對股權眾籌作出規范。 對此,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亦坦言,互聯網金融的全面整頓,有利于凈化整個行業。 他同時表示,從目前監管形勢來看,國家對于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不會手軟,監管尺度也會比較嚴格。像眼下這樣“一天一雷”的行業負面狀況有望得到極大遏制。 與此同時,廣告管理是遏制非法集資的重要手段之一。 對此,工商總局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互聯網金融廣告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建議金融行業主管部門會同工商總局等相關部門就制定金融廣告發布的市場準入清單、禁止發布的負面清單和依法設立金融廣告發布事前審查制度等問題進行研究,抓緊出臺有關辦法。 楊玉柱也指出,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將于5~7月繼續開展全國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排查清理活動,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完善有關政策措施,加強對涉嫌非法集資廣告的審查和監管,研究加強對門戶網站、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百度搜索等新興媒體發布融資類廣告的管控。 相關鏈接打擊非法集資相關部委將如何出招 最高人民法院 將督導案件高發地區法院建立審理非法集資等金融犯罪工作專班;將深入案件高發地區調研,收集掌握有關定罪量刑,刑民交叉、涉案財物處置等典型性、普遍性問題,研究解決對策;建立大要案專人跟蹤督辦制度。 最高人民檢察院 建立健全各成員單位之間的信息通報制度,適時延伸“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必要時共同研究制定打擊非法集資犯罪的指導意見或規范性文件。 公安部 積極參與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防范、打擊、整治非法集資犯罪工作。 住建部 將組織開展房地產中介專項治理行動;建立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在內的企業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對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實行聯合懲戒。 商務部 研究修訂《典當管理辦法》、《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研究建立融資租賃企業報送信息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 央行 將盡快出臺《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嚴格執行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 工商總局 依法將嚴重違法失信投資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就制定金融廣告發布的市場準入清單、禁止發布的負面清單和依法設立金融廣告發布事前審查制度等問題進行研究,出臺有關辦法。 證監會 及時查處新型非法發行股票活動;積極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監管條例。 保監會 將組織全行業啟動保險業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組織保監局開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輪動檢查。
圍剿非法集資 監管P2P網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思思久99在热线女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v日韩v国产 | 婷婷六月中文字幕 | 在线视频国产日本 |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