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21 23:45:15
IPO造富神話屢屢上演,投資者在IPO前夜潛伏,坐收紅利,早已不鮮見。然而,偶爾也會有例外,譬如正緊鑼密鼓籌劃IPO的西安銀行,遭持股方甩賣2.52%股權,三度掛牌后尚無結果。
每經記者 張靜 每經記者 李菲菲 每經編輯 張靜 李菲菲
每經記者 張靜 李菲菲
一則刊發于重慶聯交所的股權轉讓公告4月21日到期。掛牌信息為中經信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經信投)轉讓西安博潤泰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博潤泰興)100%股權及轉讓方享有的12057萬元權益,掛牌價格2.65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意向方身份從重慶聯交所處了解到,此次轉讓標的核心資產實為西安博潤泰興所持有的西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銀行)2.52%股權。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銀行目前正籌劃IPO,且已處于輔導期。
常理而言,IPO“前夜”的西安銀行,其股權應是搶手的“香餑餑”,而西安博潤泰興在公開的西安銀行年報中,一直為其前十大股東,為何此時脫手離場,引人費解。
西安銀行IPO“前夜”股權遭轉讓
公司資料顯示,西安博潤泰興成立于2000年9月,注冊資本1.45億,主營房地產、高新技術農業等投資管理咨詢業務,為中經信投全資子公司?!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呤崂戆l現,西安博潤泰興公開信息并不多,最核心資產為其持有的西安銀行2.52%股權。
記者以意向方的身份致電重慶聯交所了解情況,其相關人士表示,前述轉讓標的主要為西安銀行2.52%股權,交易成功后便可成為西安銀行股東。“2.65億里面主要資產就是這個(西安銀行2.52%股權),1.2億的債權是你要替標的公司償還的”,該人士稱。
值得一提的是,這2.65億的資產價值不菲,能成為西安銀行股東的誘惑力亦著實不小,何況目前西安銀行正在籌劃IPO,且已進入輔導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西安銀行官網發現,2015年11月,西安銀行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非公開發行A股的議案,正式啟動上市計劃。據陜西證監局2015年12月信息披露,西安銀行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而西安博潤泰興為西安銀行的前十大股東,記者可查詢到的西安銀行歷年年報顯示,從2007年到2014年西安博潤泰興從未掉出過前十大股東之列。
2.65億資產三度掛牌未果
值得注意的是,該資產已三度掛牌。
據可查信息,西安博潤泰興100%股權及轉讓方享有的12057萬元權益最早于2014年12月17日便出現在重慶聯交所網站,掛牌截止日期2015年6月10日,彼時轉讓標的估值為1.37億,掛牌價2.65億。
此后,上述資產二度掛牌,截止日期2016年1月19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標的估值已上漲至2.57億,掛牌價未變。
今年3月西安博潤第三次出現在重慶聯交所網站,原本3月30日的到期之日已延長至4月7日,爾后又兩次延期到4月21日。
15個月三度掛牌為何無人接盤?對此重慶聯交所相關人士稱“不方便透露”,對標資產目前意向方征集情況亦未作出回應。而記者從西安博潤泰興相關人士處了解到,轉讓西安銀行股權為“公司股權處置計劃”,“這是企業自主的決策,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經營方式,我們現在在清理一些股權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博潤泰興利潤率極高,記者計算掛牌信息中企業財務數據發現,在2014年10月、2015年6月、2015年12月三次填表日期中,西安博潤泰興資產總計1.85億元、1.96億元、1.96億元。利潤率分別高達99.77%、99.45%、99.36%。
有意思的是,對于公司利潤率極高,西安博潤泰興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底下項目沒幾個”,之于具體項目內容則不愿多言。
2.52%股權的歸屬迷霧
西安銀行被股東三度甩賣股權,究竟是誰在授意轉讓,又出于怎樣的原因呢?
按照當前工商系統的股權登記資料記載,作為西安銀行2.52%股權出讓方的中經信投,其背后的控股方追溯到了在港上市的中國信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中經信投股東構成發現,其股東為中潤經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潤經濟)控股90%,中經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10%。而據中國信達官網和年報披露,中潤經濟為中國信達的子公司。從工商登記的股權關系上而言,西安銀行2.52%股權背后實控方應為中國信達。
事實上,中國信達與西安銀行早有淵源,前者曾一度在2009年至2014年控股西安銀行,為其第一大股東。2014年7月,中國信達公開掛牌出讓所持西安銀行的21%股權。僅一個多月后,西安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便以22.51億轉讓價受讓該部分股。中國信達2015年業績公告則披露,該交易預計2016年年內完成。
若按照工商注冊關系,中國信達公開轉讓所持西安銀行21%股權的同時,還遺留了2.52%的股權,將其放在5個月后再度轉讓?
就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中經信投采訪求證,其相關工作人員稱“應該與信達沒關系”,但當記者進一步追問,其則表示暫不便接受采訪。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經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上述股權轉讓“并不知情”。而中國信達企業文化部相關工作人員則稱,“據我所知(股權)是全轉了,以公告為準。”隨后,記者向中國信達發去采訪提綱,其郵件回復僅稱“請您關注信達公開披露的相關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4年中國信達轉讓西安銀行21%股權時,一度引發市場對西安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質疑。據《證券日報》報道,西安銀行貸款集中度連續5年超監管紅線,核心資本充足率連降4年。
據西安銀行年報數據,2009年至2012年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6.25%、15.12%、12.97%、12.68%。
此外,對于其股權遭轉讓的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亦致電西安銀行處進行了解,其辦公室以稍后回電為由并未回應,截稿前并未收到相關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