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16 15:29:52
輔助生殖醫療最為被公眾了解的輔助生殖醫療方式包括試管嬰兒等。永泰能源發布公告稱,未來幾年輔助生殖行業需求將會有大幅提升,初步預計二胎放開后市場規模擴容至5664億元。公司擬通過成立醫療基金管理公司并發起設立醫療產業投資基金,投資人工輔助生殖醫院等高成長醫療產業。
每經編輯 鄢銀嬋
上市煤企跨界“二胎市場” 永泰能源擬進軍輔助生殖醫療
每經記者 鄢銀嬋
上市煤企謀轉型早已不新鮮,不過永泰能源(600157)15日發布的一則公告還是狠狠地讓資本跟著瘋狂了一把。
4月15日,永泰能源發布公告稱,去年10月中央決定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未來幾年輔助生殖行業需求將會有大幅提升,初步預計二胎放開后市場規模擴容至5664億元,公司擬通過成立醫療基金管理公司并發起設立醫療產業投資基金,投資人工輔助生殖醫院等高成長醫療產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并非永泰能源首次觸及非煤業務。公司此前發布的2015年年度業績預報透露,預計2015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約50%左右,其主要原因便在于其收購的華興電力已納入合并報表。
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包括重慶等地方政府也公開透露未來在輔助生殖機構方面的規劃,說明未來輔助生殖機構的牌照難題可能會迎刃而解,而隨著更多的資本進入,輔助醫療市場活躍度還會進一步提升。
欲搶“二胎”生意
“不務正業”的上市煤企越來越多。
4月15日,永泰能源公告稱,公司擬通過成立醫療基金管理公司并發起設立醫療產業投資基金,投資人工輔助生殖醫院等高成長醫療產業。
根據方案,永泰能源擬通過下屬華昇資管,使用自有資金800萬元與管理團隊合伙企業出資200萬元共同成立華昇醫療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管理公司”);成立后由公司下屬公司華昇資管出資9.95億元與管理公司出資0.05億元共同發起設立華昇輔助生殖醫療1號基金;由公司下屬公司華興電力有限公司出資9.95億元與管理公司出資0.05億元共同發起設立華昇輔助生殖醫療2號基金。
永泰能源透露,公司已與成都錦欣醫療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錦欣集團”)簽署《合資交易意向協議書》,公司將通過上述基金以增資或股權轉讓方式合計獲取錦欣集團人類輔助生殖業務持股平臺公司不超過49%的股權。
什么是輔助生殖醫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最為被公眾了解的輔助生殖醫療方式包括試管嬰兒等。
而據披露信息顯示,錦欣集團在試管嬰兒領域頗有話語權,其2015年的試管嬰兒周期數近9000例/年,位居全國前列。永泰能源將投資的該集團組建的人類輔助生殖業務持股平臺公司后則將實際控制成都西囡婦科醫院、成都高新西囡婦科醫院、成都市錦江區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以及在合資交易完成前錦欣集團參與的其他人類輔助生殖業務。
“全面二胎政策放開后,輔助生殖醫療市場在資本市場上確實很受歡迎。”北京鼎臣醫藥咨詢負責人史立臣表示,現在不育不孕發生率不斷增長,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實行后,市場的空間還會進一步擴大。
永泰能源也表示,根據初步估算,輔助生殖醫療市場潛在市場規模4800億元,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后,未來幾年輔助生殖行業需求將會有大幅提升,初步預計二胎放開后市場規模擴容18%至5664億元。
記者注意到,永泰能源已于4月15日復牌,當日股票封于漲停板。
煤企跨界成常態
實際上,這并非永泰能源在非煤業務上的首次嘗試。
公司此前發布的2015年年度業績預報透露,預計2015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約50%左右,其主要原因便在于其收購的華興電力已納入合并報表。
有分析認為,目前華興電力貢獻的利潤已經超過了永泰能源現有煤炭業務的利潤。公司2015年半年報也顯示,報告期內華興電力的凈利潤達2.40億元,占總凈利的54.67%。
事實上,謀劃轉型的煤炭企業并非永泰能源一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2016年春節期間走訪山西晉城時也了解到,當地積極探索轉型的煤礦進入了很多行業,包括修建光伏電站、種蔬菜、種果樹、生產豆腐和粉條等農副產品、開飯店、開超市等。
“對于一家能源型企業來說,進入醫療領域無疑有些冒險,畢竟這個行業需要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經驗。”一位投資者評價認為。
永泰能源則認為,目前,現有的輔助生殖技術和機構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屬于稀缺資源。根據統計,截至2015年5月,共有約350家獲得IVF-ET牌照的醫療機構,每年完成手術約 20萬-30萬例次,然而其中技術成熟,擁有專家團隊成規模運作的不到20家。
對于積極轉型的永泰能源來說,輔助生殖醫療市場的高毛利率也頗具吸引。
“目前國內做一次試管嬰兒單價在3萬到數十萬不等,僅試管嬰兒潛在市場規模就在數百億。”甘翔認為,輔助生殖業務成本相對較低,毛利率可高達50%以上,顯然能吸引不少資本介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