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做大做強“有根企業”成都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17 01:30:4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麗 吳林靜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黃麗 吳林靜

近日,在成都市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2016年第一次會議中,成都提出引進一批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行業領軍企業的同時,也要幫助成都本土“有根企業”做大做強。

這并不是成都第一次提出加大對本土“有根企業”的扶持和培育。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中,在培養本土企業做大做強方面,成都市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15年,成都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達69家,另外還新增了A股上市企業10家,迅游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的迅游科技,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企業。作為四川第一個互聯網上市公司,已經近百億市值的迅游科技,在當地頗受重視。

重視背后,是成都市對“有根企業”的重視,對“創新創業”的扶持。人才、成本、資本各資源要素在此匯聚,成都著力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創業生態環境”。身處“創新創業”暴風眼中的迅游科技總裁袁旭也深切感受到,成都的高新技術企業正在成為未來成都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政務服務好 讓企業愿意扎根

公開資料顯示,迅游科技于2008年在成都成立。袁旭稱,早在2005年,他就與現在的團隊在成都創業,只是當時公司名稱還不是迅游科技。

這家公司真正走進大眾視野,是去年5月登陸資本市場后,隨后連續19個“一”字漲停,一時問鼎四川第一高價股。盡管如此,作為公司高管,袁旭出席各類公開活動的時候并不多,在此之前,公司甚至不愿意接受任何媒體專訪。

“公司是具有典型西部標識、標簽的企業,比較內斂,喜歡埋頭實實在在做事,屬于實干型。”袁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這是成都企業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企業都有的共性。因為成都的整體氛圍與公司的風格相投,這也是迅游科技能扎根成都的重要原因。

不過,能讓迅游科技堅定扎根成都的原因,還是與公司自創業到上市以來,成都市長時間的服務與支持有關。

因為公司業務已經發展到全國多個城市,袁旭也常與外地打交道,但接觸了這么多下來,讓他印象最深的還是成都。“成都政務環境和服務確實好。”回憶起從創業時選址到最后的上市,他有說不完的話題。

“企業的初創階段,我們迫切需求一個穩定的辦公地點,當時天府軟件園D區剛剛建好,相關部門主動找到我們,提供幫助。”這種雪中送炭般的支持和關懷讓袁旭至今記憶猶新。

在公司上市前夕,袁旭稱,高新區還配套了相關的資金、政策支持,每個節點的獎勵,拿下來大概一共有好幾百萬元,“不管是三板掛牌還是創業板,從股改、申報、過會等幾個階段都有,每個細節都體現了政府對企業的培養和重視。”

2015年初,成都啟動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后,成都的創新創業工作已經名列前茅,國內創新創業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加武漢、成都“3+2”格局。

作為扎根在成都的企業,袁旭也深切體會到了成都創新創業大環境的變化。在迅游科技從創業到上市的成長過程中,成都的發展也突飛猛進,從天府軟件園由A區擴建到了G區便可窺見一斑。

“規模的不斷擴張,也能為越來越多的成都高新企業提供舒適的辦公環境。”袁旭稱,“不論是從政府服務還是從基礎設施建設來看,成都都讓企業的存在感非常強,受重視,所以企業也愿意呆在這兒。”

●西部資源聚集洼地在成都

“成都搭臺,年輕人圓夢”,數據證明,成都有培育創新創業的肥沃土壤。僅過去這一年,新增的成都A股上市企業1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69家。

作為成功上市的一員,迅游科技更是感受明顯。“成都是西部資源集中的地方,人才、成本、資本都在這里匯集。”說起成都提供給創業企業的資源,袁旭如數家珍。

比如初創企業很敏感的成本問題,袁旭回憶,幾年前人力成本,成都與北上廣地區有著三四倍的差距,且流動性較低,“要知道,一個核心人才的流失可能決定創業成敗”。近兩年,雖然成本上升很快,接近同工同酬,但成都的人才依然具有競爭力,不僅有高校輸出,科技型人才回流亦越來越頻繁。

在成都“雙創”的評價體系中,人口結構是重要指標。袁旭發現,對于科技型人才,成都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歸鄉的人才多了起來,外地人的占比也大大提升。”

創業團隊不僅愿意在此生根、發芽,還能引來資本而枝繁葉茂。怎樣才能讓別人在創新創業的“萬眾”中發現你?“過來人”袁旭認為,“求關注”在成都相對更容易。“這個區域受到全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他告訴記者,通過政府的組織、宣傳和資源整合,形成了資源效應,“很多人開始向我打聽成都的某某企業,這在以前是比較少見的。”如今,成都的企業剛剛進入成長期,就能受到全國資源的關注,“這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前置了很大一個階段。”

一個個團隊從創業到成功上市背后,是暗流涌動著的產業資源流動。去年7月,“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舉行了揭牌儀式,這標志著一艘創新創業的航母以“聯合會”的方式正式起航。“成都很愿意看到我們企業之間相互抱團、相互學習,做更多的交流”,袁旭告訴記者,資源在成都這片“雙創”土壤上形成了良性循環,產業也得以聯動。

去年6月,成都高新區獲批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是全國第八個,也是西部第一個。成都市也曾多次提出,要用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政策,加快打造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成為成都新常態下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引擎。

當改革步入深水區,創新創業成為國家戰略的時候,成都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力求為城市發展尋找新的動力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美女午夜在线 | 日韩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 婷婷色五月综合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网站 | 亚州第一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