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03 17:09:16
2月1日,北京市區發改、財政、統計、金融、地稅、國稅六個綜合經濟部門首次集中召開年度電視電話工作會議。會議要求,2016年,北京市要確保完成人口調控目標。城六區常住人口較2015年下降3%,實現人口由增轉降的拐點。
每經編輯 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2月1日,北京市區發改、財政、統計、金融、地稅、國稅六個綜合經濟部門首次集中召開年度電視電話工作會議。會議要求,2016年,北京市要確保完成人口調控目標。城六區常住人口較2015年下降3%,實現人口由增轉降的拐點。其中,東城、西城繼續保持負增長,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要首次實現負增長。平原五區和山區在做好自身人口調控工作的同時,有序承接中心城人口疏解。
北京城8%面積承載60%人口
國務院參事、原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北京等一線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的速度較快,大量人口向這些資源回報率高的大城市集聚。但是,在比較短的時間內,人口涌入的速度太快,有限的基本公共服務難以承受,導致了目前的“大城市病”。
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曾表示,北京大城市病的“病根”,其中一個就是城六區功能太多。首先從面積上來看,北京城六區占整個北京總面積的8%,但是卻承載了60%的人口和70%的產業。70%的三甲醫院,70%的高等院校都在城六區。
并且,據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介紹,北京71%的產業活動單位和71.8%的從業人員,都集中在中心城區。僅在西城區,就存有小煙酒、小五金等“七小業態”6700余種,商品交易市場主體90家左右,經營商戶近2萬戶。
這種情況下,城六區能不用擁擠嗎?對此,北京市要求,“十三五”期間,將努力實現城六區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
數據顯示,2014年,北京城六區常住人口為1276.3萬人,下降15%左右意味著今后5年時間內,東城、西城、海淀、朝陽、豐臺和石景山的人口將減少近200萬人。
朝陽、海淀等人口要首次下降
北京市區發改、財政、統計、金融、地稅、國稅六個綜合經濟部門首次集中召開的年度電視電話工作會議,對于2016年的北京人口調控目標有了更為清晰的要求。
具體為,2016年,北京市要確保完成人口調控目標。城六區常住人口較2015年下降3%,實現人口由增轉降的拐點,東城、西城繼續保持負增長,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要首次實現負增長。平原五區和山區在做好自身人口調控工作的同時,有序承接中心城人口疏解。
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末,北京城六區常住人口為1282.8萬人。計算可得,完成下降3%的目標的話需要今年城六區減少38.484萬人。
為此,會議要求,將建立健全市場化疏解導向機制,完善階梯式、區域化、差別化的價格政策。根據人口布局和資源使用分布,實施非居民區域用水、用電、用氣、用熱價格政策,用成本“高地”引導“水往低處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通州、順義、大興、昌平、房山等在內的發展新區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人搬去居住。2015年末,城市發展新區常住人口達到696.9萬人,2015年所占比重比2011年增加0.9個百分點。
東、西城區50條斷頭路將打通
在實現城六區人口由增轉降的同時,北京市發改委表示,2016年,北京市將精心繪制核心區、市行政副中心、城鄉一體化三塊關鍵版圖。
盧彥介紹,2016年市政府投資規模安排516.5億元,主要聚焦水環境、大氣、交通、棚戶區改造、養老等領域。安排引導放大資金不低于40%,直接撬動社會投資不低于2000億元。目前,第一批計劃已于1月底下達。
據了解,包括東、西城區50條斷頭路的問題,今年將爭取全部打通。
其中,政府投資投向核心區的比例不低于20%,主要用于加快推動基礎設施提升、城市環境建設、古都風貌保護、居民生活改善四大領域301個項目建設,全面推進寶華里等一批棚戶區改造項目,實施南鑼鼓巷四條胡同等一批環境整治和文保工程。
并且,北京市將加快推進市行政副中心建設。投向市行政副中心的比例不低于15%,主要用于編制實施副中心重大工程建設計劃(2016版),加快行政辦公區起步區建設。
而投向城鄉結合部的比例則不低于20%,用于推動平原地區新城產城融合、職住匹配,推動山區新城完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