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31 14:05:34
2015年末至今,樓市和股市陰霾重重,而大量熱錢需要找到出路,如今藝術品市場是否能給投資者提供空間?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心田
每經記者 王心田
2015年末至今,股票市場就是一片傷心太平洋,樓市在“去庫存”基調下掙扎前行,大部分城市出現“滯銷”局面,兩大投資市場陰霾重重,而大量熱錢需要找到出路,如今藝術品市場是否能給投資者提供空間?去年11月,土豪哥劉益謙就豪擲1.7億美元(約10.73億元)在紐約佳士得拍下意大利繪畫大師亞美迪歐·莫迪利亞尼的作品《斜躺的裸女》,近年來他大量投資藝術品的動作一直備受關注。然而,近期國務院法制辦出臺政策,有意給外資拍賣行開綠燈,結束外資拍行在內地的長期封鎖,也許2016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將迎來嶄新的格局,收藏大鱷們將不必出國競拍文物,藝術品投資者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大量藝術文物的成交。
海外拍賣行文物經營或在2016入駐內地
2015年12月28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發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2016年1月21日,《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專家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2016年第3期立法專家咨詢會在北京召開。
這個《征求意見稿》若最終在人大通過,到底會給藝術品投資者帶來什么利好,會對藝術品市場帶來什么影響?其中最備受關注之處就在于,法案刪除了原《文物保護法》“禁止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的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的條款。蘇富比、佳士得等海外拍賣行將被允許在內地拍賣中國文物,同時海外的大量藝術品將更多地進入內地,服務于更多有需求的投資者。
盤點幾位跨界的收藏大鱷近年來收入囊中的精品,許多都是現身海外拍行競拍的,有的也是在香港的海外拍行成交。例如,萬達集團王健林砸重金以1.72億元人民幣在佳士得紐約拍賣夜場拍得畢加索名作《兩個小孩》;在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王中軍以3.77億元購得梵高油畫《靜物,插滿雛菊和罌粟花的花瓶》;任性哥劉益謙一天花2億港元在香港蘇富比拍下8件中國文物藝術品。
為什么高額的關稅都不能阻擋投資者遠赴海外競拍精品的步伐,國際知名拍賣公司為什么一直沒能大舉進入內地?
外資拍行瞄準內地一直“然并卵”
國外最著名的百年拍行要數蘇富比和佳士得了。蘇富比曾于1973年第一個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同年在香港舉行了拍賣會,而蘇富比的頭號競爭對手,另一家國際拍賣巨頭佳士得拍賣行于1984年在香港設立辦事處。蘇富比1994年4月第一個在上海設立代表處,佳士得1995年在上海建辦事處。2005年11月,佳士得授權在北京成立的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行了首場拍賣。2012年9月,蘇富比拍賣行屬下的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與國企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旗下的北京歌華美術公司,聯合組建了一家合資拍賣公司,雙方共同出資1000萬元人民幣注冊,香港蘇富比占80%,歌華美術公司占20%,組建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
根據《文物保護法》規定,海外拍賣行是無法在國內獨資或與國內企業合資成立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更不要說在國內進行文物藝術品拍賣了。然而許多藝術精品都是文物級別的,國外的拍賣公司在中國內地并不能涉足,這就造成了外資拍行一直難以全面放開拍賣品種,許多藝術文物精品投資者只能去香港或出國競拍。
雖然兩大外資拍行都曲線進駐內地,但由于受到《文物保護法》的限制,在高端藏家資源、藏品精品度、文物級別藏品上受到阻礙,雖然中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熱衷文物淘寶,但很多文物精品都在國外競拍,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內投資者的不便,外資拍行入駐內地對很多高端文物收藏人群其實是然并卵。就算海外拍行在中國巡展的文物,被中國投資者瞄準,還是無法在內地實現交易。
政策放開將利好藝術品投資者
內地文物藝術品市場需要海外拍賣行的參與,這將從許多方面刺激藝術品市場的投資。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的季濤談到,著名海外拍賣行到內地經營,必然會帶來百年老店的經營、管理模式和相應規則,這有助于內地拍賣行近距離地學習與借鑒,也有助于政府管理機構了解國際拍賣運作的規則與慣例。例如,一直以來,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門不許可當地拍賣行的工作人員通過委托競買席為不能到場的競買人提供代為舉牌的服務,自從上海佳士得成立之后,工商部門通過與佳士得溝通,達成理解,最終取消了這一限制。
同時,著名海外拍賣行進入內地有助于規范內地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通過市場競爭,產生更多品牌優秀、服務良好、誠信度高的拍賣企業服務于收藏者。經驗豐富的外資拍賣行還能為內地培養出更多的文物藝術品專業人才。
著名國際拍賣行往往有著強悍的國際品牌和經營品質,會吸引更多的文物藝術品收藏者,尤其是那些初入道的行外人士的關注。由此看來,許多投資者或將受到吸引,分流投資進入藝術品市場或將成為2016復雜投資環境下的一種選擇。
國外拍行或將借助其上百年積累的全球客戶資源網絡,能夠從世界各個角落,從各國大收藏家手里引來更多的文物藝術品,提供更多的回流文物供國家和民間進行收藏。
另一方面,國外拍行也能夠動員其全球的買家資源到內地來參加其舉辦的拍賣會。內地將在國內外碰撞的藝術投資氛圍下,出現更多的藝術品投資者,活躍藝術品市場,2016或將引流一部分資本轉向藝術品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