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05 01:16:3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新年首日A股狂落,剛剛起效的熔斷機制被觸發,滬深300股指跌7%并一直被“熔斷”至收盤。滬綜指最終大跌6.86%至2119.16點,深綜指跌8.22%至2119.16點。
記得熔斷機制首次提出時,筆者即不以為然,當天(2015年12月7日)即用較大篇幅指出隱患,原話如下:
推熔斷機制本意顯然是想減少波動,某些情況下該機制或會起些作用,但當股指下跌接近7%時,原本猶豫的投資者便有可能因害怕“忽然收盤”而倉促拋售。若推及期指、期權,則問題就更加嚴重了。當收盤時間固定時,期貨風控會較容易,因對于那些方向做反的重倉者來說,只須收盤前斬倉即可,哪怕是捱到最后一分鐘再斬倉也無太大問題。當未來有了“忽然收盤”這一制度,那么稍有不慎的投資者便有可能意外地持重倉過夜,平添了市場風險。事實上商品期貨制度是與熔斷制度相反的,比如當漲跌停時,次日交易所非但不會收緊交易,反而會“擴板”交易。
由實際情況看,也確實如此,昨午后滬深300股指期貨較現貨300股指跳水早大約1分鐘,投資者不可小看這1分鐘,這已足以誘發現貨恐慌。
昨大盤如此之跌,主因并非熔斷機制,熔斷機制只不過在大跌中起了“落井下石”作用。昨大盤殺跌當與人民幣匯率在岸、離岸匯率雙雙大貶相關。
當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時,央行雖然仍可能采取寬松政策,但肯定會大為收斂,而這極不利于股市。這方面極端情況是巴西,該國經濟低迷,該國央行竟仍被迫加息。
后市投資者宜重點盯住人民幣后續走勢,若貶值勢頭能止住,屆時大盤容易止跌回升,否則仍會有個下跌過程。
人民幣走向取決于國內外經濟基本面,未來兩周大量2015年12月經濟指標將公布,投資者宜密切關注。在外部,本周美國將公布12月非農數據,這也相當重要,因其或顯著影響美聯儲第二次加息的預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