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18 17:38:59
近日,在金融界網站主辦的第四屆“領航中國”年度論壇上,清華大學弗里德曼講席教授、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受制于當前經濟轉型的壓力,一些傳統行業聚集地區的日子將更加不好過,而明年上半年實體經濟能否順利企穩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將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巨大的支持。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實體經濟增速下滑,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轉型陣痛。
近日,在金融界網站主辦的第四屆“領航中國”年度論壇上,清華大學弗里德曼講席教授、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受制于當前經濟轉型的壓力,一些傳統行業聚集地區的日子將更加不好過,而明年上半年實體經濟能否順利企穩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將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巨大的支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如果除去金融業對GDP的貢獻,我國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僅6.2%,較去年同期下降0.9%。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轉型陣痛。”李稻葵表示。
分析人士認為,在貨幣寬松趨勢不改,財政政策繼續發力的作用下,四季度經濟運行將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實體經濟企穩不是難事,甚至會迎來溫和復蘇。
李稻葵則表示,當前存在三大有利因素可以助推實體經濟企穩。分別是基建投資、二胎和房地產等。李稻葵稱,這些投資和政策的落地,必將為宏觀經濟走勢提供巨大的支持,尤其是二胎政策,或將為明年GDP貢獻0.2%的拉動力。
據悉,2015年上半年,金融對GDP貢獻已經超過9.5%。這個數字顯然是較高的,如何讓金融更有活力,更好地支撐實體經濟是金融業未來需要去做的事情。
(編輯:趙慶 審核:劉小英 終審:涂勁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